酒醅中耐酸乳杆菌的代谢特征及生物安全性系统评估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4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广泛存在于不同香型的白酒发酵体系中,是发酵中后期的优势微生物,对白酒发酵及产品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解析L.acetotolerans在白酒发酵过程中的功能,对于理解与控制白酒发酵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L.acetotolerans生长缓慢,不易培养的特点,目前对白酒发酵过程中该菌的分布情况、功能及其生物安全性并不清晰。因此,有必要筛选获得白酒发酵过程中的L.acetotolerans,并对其发酵性能、代谢特征及生物安全性开展研究。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技术,解析了L.acetotolerans在白酒体系中的分布及演替规律,筛选获得了不同L.acetotolerans菌株,基于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解析了各菌株的基因组特征和代谢特征;建立了白酒发酵过程中L.acetotolerans的生物安全性评估流程,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估。该研究为深入解析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发酵功能及生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白酒发酵过程中L.acetotolerans分布规律不清晰的问题,利用16S扩增子测序解析了L.acetotolerans在上述发酵样本中的分布规律和扩增子序列变异(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ASV)数量。在青海省和山西省的清香型白酒发酵样本中,L.acetotolerans占据乳杆菌科比例为0.14%~93.02%,分别有18种和8种ASV;在江苏省和山东省的芝麻香型白酒发酵样本中,该菌种占据乳杆菌科比例为1.12%~100%,分别有23种和16种ASV;表明该物种在清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发酵中均具有高丰度和高种内多样性的特征。从酒醅中共筛选出4种ASV类型的L.acetotolerans菌株;对其中9株代表性的L.acetotolerans生长特征、乙醇胁迫耐受能力和底物利用能力进行分析,发现菌株G4、G10和16生长更快且稳定期生物量更高,能够更好的耐受12%(v/v)乙醇。9株L.acetotolerans均能够利用20种以上碳源物质,具有多碳源利用特征。氨基酸缺一法培养结果表明,9株L.acetotolerans对天冬酰胺、谷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具有依赖性。L.acetotolerans以高粱汁为培养基进行发酵,在发酵液中鉴定出乙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等重要风味物质。(2)针对L.acetotolerans代谢机制不清晰的问题,采用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解析了9株菌的基因组特征。研究发现,9株L.acetotolerans菌株全基因组大小范围为1.49~1.63 Mb,GC含量为36.3%~36.8%,预测到的编码序列数量为1426~2291个。9株菌中可注释基因占总基因的比例为93.84%~99.65%,属于CAZy家族的基因数量为33~44个。L.acetotolerans中与碳源代谢相关基因主要分布在淀粉与蔗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果糖与甘露糖代谢、半乳糖代谢等代谢途径,且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途径相关基因最多。基因预测结果表明L.acetotolerans具有利用代谢中间产物合成20种氨基酸的潜力,利用戊邻酮二酸盐可合成谷氨酸,利用羟苯丙酮酸可合成酪氨酸,利用丙酮酸可合成半胱氨酸;并通过氨基酸转化生成天冬氨酸和异亮氨酸。与来源于其他食品发酵系统的4株L.acetotolerans菌株相比,13株菌株共有1137个核心基因,主要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来自于白酒发酵的9株菌共有106个独有基因,主要与碳水化合物转运相关。(3)针对白酒发酵过程中L.acetotolerans生物安全性不清晰的问题,建立了白酒发酵体系中L.acetotolerans的生物安全性评估流程,包括潜在有害物质代谢活性分析,潜在致病性分析、毒力因子及耐药基因分布特征、耐药基因转移活性分析。基于该流程对9株L.acetotolerans菌株的生物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估,发现这9株菌不具有合成生物胺、亚硝酸盐、溶血素的活性。尽管菌株对环丙沙星、莫匹罗星、钠盐青霉素具有耐药性,但是相关耐药基因不具备水平基因转移的活性。致病性预测该菌株致病概率为0.14~0.19,低于目前公认安全的益生菌菌株,表明白酒发酵中L.acetotolerans具有生物安全性。该研究为其他白酒优势菌株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水下无线光通网络的发展,水下无线光通网络对于通信链路的光信息传输容量、传输速度、保密性能以及传输精确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拥有高阶拓扑荷的涡旋光束所够携带的轨道角动量(OAM)模可以形成无限(N)维正交基,理论上此无限(N)维正交基能解决目前水下无线光通信链的有高通信容量、高传输速度、高保密性能等要求,所以,涡旋光的水下传输性能研究成为本领域的核心热点。但是,水下通信链路所遇到的海水湍流扰动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传统的电子器件因为自然材料本真属性的限制,相关技术进入瓶颈。而超材料的发展打破了这一瓶颈,科研工作者利用超材料设计新的电子器件,开辟了新的学科领域。近年来,法诺共振因为在光电开关,传感器以及慢光方面的应用而广受关注。法诺共振之前大多由金属材料激发,但金属材料激发存在许多弊端如工作频段固定,损耗较大,品质因数较低,传播波长受限等。而石墨烯基超材料有着优越的光学特性,可以弥补金
学位
太阳能应用技术正在日益发展,更新迭代十分迅速而且衍生出许多分支。其中,半导体光催化技术高效且清洁,吸引大量研究者的目光。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产氢、CO2还原和污染物降解等领域。氯氧铋基(BixOyClz)半导体因其自身的层状结构、制备简便和低毒性吸引了研究人员的注意。但受限于过宽的禁带宽度,导致其可见光吸收能力较差。而且单质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受制于其较高的光生载流子复合率,最
学位
随着多光谱成像技术的不断成熟,多光谱相机在各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分光元件作为多光谱相机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光学系统的整体性能。光学薄膜元件作为常用的分光器件,作为核心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多光谱相机的品质。本文研究采用五谱滤光片的多光谱相机,具有结构紧凑集成度高的特点,该滤光片具有四条多光谱通道和一条全色通道,是决定多光谱相机实现多光谱成像的关键。因此,对多光谱滤光
学位
当入射光沿金属表面的波矢和表面等离激元(SPP)波矢相等时会激发共振,引起特定波长或特定角度光波的吸收,局部电磁场会被大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在过去的几十年里,SPR的这一特性在SPR传感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表面增强荧光光谱(SPFS)及增强非线性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应用。近年来随着纳米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结构简单、成本低、易集成的小型化光栅耦合SPR(GCS
学位
与钢筋混凝土柱相比,钢管混凝土柱有延性好、承载力高等受力特点。其原因为钢管对混凝土产生了一定的约束效应,使组合柱各部分的材性可以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但钢管混凝土柱存在钢管纵向应变大、局部屈曲风险高等问题。而钢管约束混凝土柱中钢管不直接承担纵向荷载,改善了钢管混凝土柱的缺陷,可以让钢管起到更好的约束作用。波纹钢管混凝土柱中波纹钢管的受力性质与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类似,波纹钢管可对混凝土产生有效的约束、不
学位
利用大口径望远镜进行恒星、星系等天文学目标观测时,会遇到来自大气湍流的干扰和影响,导致目标成像质量变差,自适应光学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变形镜作为波前校正器件,其性能的好坏决定整个系统的校正效果。相比于传统的压电变形镜,采用电磁驱动的音圈变形镜有着大行程、高频响、高精度和无迟滞等优势。目前,该技术在国外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大口径光学望远镜系统,国内对此研究的较少,基于这一背景,
学位
色差是影响光学系统质量的重要参数,普遍存在于各类光学系统当中。自从17世纪70年代艾萨克·牛顿爵士发现三棱镜的色散效应至今,人们从未停下追寻控制色差方法的脚步。目前,传统光学元件的色差调控方法通常是使用多种不同折射率的玻璃进行胶合,由于传统的光学器件是通过光在介质中的光程累积来对出射光的相位进行调制,同时自然材料的种类以及调控范围十分有限,导致了这些传统光学元件存在体积臃肿且材料不能与半导体器件兼
学位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阶段及维护阶段不可避免地产生劣化,导致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更容易丧失承载力,因此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工作十分必要。高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igh Strength and 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HSHDCC)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其优异的裂缝控制能力、高强度及超高韧性能够有效解决结构加固中对裂缝宽度及变形的要求。但是H
学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各类光辐射测量的要求与显示器色彩矫正、工业印刷的辩色要求,需要光谱连续性好、显色指数高的光源。卤素灯作为辐射谱线为标准黑体辐射曲线的光谱连续光源,显色指数Ra高达99.1%,一直应用广泛。但是标准卤素灯光源的色温或者说光谱相对分布是固定的,实际应用往往需要改变光源的色温,来满足实际的测量要求。首先,为了得到不同光源色温的辐射谱,根据目标要求,对通过滤光器变换光源辐射谱和合成光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