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分级燃烧条件下矿物组成对玻璃微珠生成特性影响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_1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下国内电厂对电煤需求过大,电厂多通过采用变煤种掺烧工艺来解决设计用煤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然而变煤种掺烧随之带来的是混煤中矿物质成分发生改变,将对粉煤灰中玻璃微珠的生成和排放特性发生巨大变化。玻璃微珠是一种高价值的粉煤灰分选产物,因其优良的物化特性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利用。因此研究煤灰矿物组成的改变对玻璃微珠生成的影响将对粉煤灰分选产物的经济化利用和玻璃微珠生产工艺具有重大的参考研究价值。本研究以鹤岗煤和锦界煤作为研究对象,对分级燃烧下鹤岗煤中添加不同比例碳酸钙和氧化铁以及鹤岗煤和锦界煤掺混燃烧对玻璃微珠的生成情况和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利用一系列测试仪器对飞灰样品进行测试,结合玻璃微珠的生成机理对玻璃微珠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粒径分布等一系列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在分级燃烧条件下鹤岗煤中添加不同比例碳酸钙对玻璃微珠生成情况的研究:随着鹤岗煤煤中碳酸钙的添加比例的逐渐增加,飞灰中的不定形颗粒逐渐变圆,并且玻璃微珠的比例逐渐增加。当鹤岗煤中碳酸钙的添加比例超过20%时,飞灰中开始出现大量细小的不定形颗粒;鹤岗煤中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随着碳酸钙添加比例的逐渐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研究了在分级燃烧条件下鹤岗煤中添加不同比例氧化铁对玻璃微珠生成情况的研究:随着鹤岗煤煤中氧化铁的添加比例的逐渐增加,飞灰中的不定形颗粒逐渐变圆,并且玻璃微珠的比例逐渐增加;鹤岗煤中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随着氧化铁添加比例的逐渐增加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研究了在分级燃烧条件下鹤岗煤中添加不同比例锦界煤对玻璃微珠生成情况的研究:随着鹤岗煤中锦界煤掺混比例的不断增加,飞灰中的不定形颗粒逐渐变圆,并且玻璃微珠的比例逐渐增加;当鹤岗煤中掺入少量锦界煤时,飞灰中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迅速降低,随后当混煤中锦界煤比例的增加时,飞灰中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其他文献
拦砂坝是泥石流灾害防治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针对沟道内修建拦砂坝后,多阵次泥石流累积性淤积作用对沟道形态的影响尚不明确;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泥石流拦砂坝存在溃决的风险
拓扑绝缘体(Topological insulator,TI)和传统意义上的金属和绝缘体不同,内部结构是有带隙的绝缘态,表面是无间隙的金属态,受时间反演对称保护。拓扑绝缘体本身的能带结构和拓扑保护决定了体系不受晶体的缺陷、非磁性杂质等外界环境的影响,电子可以无散耗地运输。其中Bi_2Se_3是最接近理想状态的三维(3D)强拓扑绝缘体,化学计量比可控,易合成纯的化学相,化学成分毒性不强,体能带的Fe
古洪水研究包括古洪水序列的重建和古洪水的强度重建,它对防洪减灾和水利工程建设意义重大,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个高分辨率河湖相沉积序列,以210Pb&137Cs放射性同位素测试、SCP和AMS-14C测试建立剖面年代框架,以激光粒度测试了沉积序列的粒度、分析并辨识了粒度指标对洪水的响应,选用砂含量和平均粒径并结合历史文献对各剖面记录的洪水事件进行重建。通过滤波和
潮流能是海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能量密度大、可预测性好、稳定性好、储量丰富等特点。垂直轴潮流水轮机是获取潮流能的一种重要机械装置,为了获得更高的机械效率
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变革,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异形柱的柱肢宽度一般与墙厚相等,使用时较常规截面柱的框架结构具有更加灵活方便、简洁美观的优势,因此结合二者优势的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节点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但目前装配式混凝土节点施工技术并不完善,例如异形柱节点连接处直径大、分布密集的钢筋和套筒,连接复杂且易出现质量问题。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钢筋
女性乘员、矮小乘员和老年乘员等易损伤乘员群体在交通事故中往往有着更高的伤亡风险,我国法规在评价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时使用的是Hybrid III男性50百分位假人作为损伤评价
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将建筑的一部分或所有构件在工厂预制做好并且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根据可靠的连接方法组合而成的建筑。相对于传统现浇结构高耗能,高浪费,污染环境的弊端,
为了明确小麦不同穗位、粒位的籽粒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其种子活力差异,确定脱水剂、收获方式在小麦高活力种子生产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在2018-2019年以两个主栽小麦品种山农23号和济麦22为试验材料,研究小麦不同穗位、粒位籽粒干物质积累规律和种子活力差异,研究不同收获时期和收获方式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并研究花后不同时期喷施脱水剂对小麦种子含水量和种子活力的影响,为小麦高活力种子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废水中砷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在诸多除砷技术中,吸附法因其吸附速率高、成本低且操作简单,受到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生物炭是一
农田土壤Cd污染及其修复、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灌溉途径输入稻田土壤Cd由于其浓度低而未受到高度重视,但灌溉水Cd由于其赋存形态生物活性高,且灌溉定额高,输入稻田Cd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