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与认知:关于“人眼”隐喻的英汉对比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embl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传统习惯来看,隐喻通常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是诗歌及其它文学体裁中偏离常规的一种语言使用方法,其基本功能就是提升作品的艺术修辞效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证明:隐喻是人类惯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概念系统以及思维方式乃至行为模式本质上都是隐喻性的。隐喻的方法论基础是经验哲学。经验哲学认为,人类认知蕴于人类生理,人类的一切概念都植根于生活经验并反映在语言表达之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认知语言学家拉柯夫认为,概念隐喻的形成以人类身体经验为基础,人体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隐喻的运作机制主要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概念映射,特别是将人们所熟知的源域中的一个认知框架投射到另一个人们不熟悉和较难理解的目标域之中。人类由近及远、由实体到非实体、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人体及其器官必然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人们如何应用自己熟知的身体器官“眼睛”来建构基本隐喻,去认识、体验和感知其它领域中的复杂概念。作为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和源泉,眼睛和视觉在人类认知的发展进程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此理论框架下,本文系统对比了英语和汉语中以视觉器官、视觉条件、视觉行为为基础的相关隐喻。研究发现,人类的视觉概念容易转化、投射到认知和情感领域之中。人们在日常语言表达中所使用的很多概念正是“眼睛即心智”(EYE IS MIND)这一隐喻的延伸,其经验基础就是视觉系统。人们普遍通过视觉这种感觉通道去认识世界、获取知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一切源于眼睛”。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说隐喻是词义进化和延伸的理据之一,它把人的语言、思维和身体连接起来,为人类架起由眼睛通向心智的隐喻桥梁。通过对英汉语言中与眼睛有关的隐喻作详细对比,我们发现英语和汉语中的视觉隐喻有着不少的共性,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其共性源于人类大致相同的生理心理结构和认知模式;其差异源于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模式。当然,本案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仍有不足,研究的信度和效果会有一定的局限,对此研究还有待更多、更具体的跨语言研究和更为翔实的语料事实来验证。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关于宋元小说语言的研究,以话本小说和讲史平话为最重要。其中《新编五代史平话》是现存最早的“讲史”话本,其语料价值颇高,在我国小说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信作为功能强大的手机交友平台,迅速普及,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微信营销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市场运营手段。文章围绕旅游业的微信营销而展开论述,分
<正>《易传·系辞》上讲"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在哲学上讲,可以解释为阴阳,是说阴阳可以衍生万物;在数学上讲,可以解释为奇偶,是说奇数和
期刊
语言和性别研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也同时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研究课题,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甚至民族志学家都对它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语言学也不例外,从二十世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也得到了大规模的提高,但是由于水利工程自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一系列特点,导致其施工难度远远大于其他工程,许多水利工程难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的重要甚至关键因素。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翻译行为和翻译能力对译本的面貌产生重大影响。译者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个体,其主
黄式三是清代浙东学派的著名学者,《论语后案》是他的代表作。这部著作仿照王鸣盛《尚书后案》的体例,先厘正文字,再具录何晏的《论语集解》、朱熹的《论语集注》,最后加入自
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会计理论角度研究分析了建立风险制度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以及工商银行实施全面风险拨备
商业贿赂行为是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扩散的社会毒瘤之一。商业贿赂行为所具有的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已经将其推入世界各国刑事法律打击的范围。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商业贿赂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