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干湿演变及其成因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intaa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中国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及内蒙西部)1960~2003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等站点资料及NECP/NCAR月平均再分析高度场、风场、地面气压、比湿等资料,通过降水和蒸发这两个水分平衡最关键的分量构造了均一化干湿指数,进而研究了西北地区干湿气候转型的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在西风带气候区以及高原区近44a来表现为增加趋势,而季风带气候区表现为减少趋势。西北地区的蒸发量表现出了显著的减少趋势,而蒸发量的减少因子可能主要是由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日较差的变化引起的。(2)通过降水—蒸发均一化干湿指数对西北地区干湿特征的研究表明,西风区、高原区干湿特征呈较为显著的变湿趋势,而西北地区东南部位于季风影响边缘的区域干湿特征呈变干趋势。当北极涛动正位相越强时,东亚夏季风一般偏弱,西北地区东南部降水减少,气候转干,西风区和高原区降水增加,气候由干向湿变化,反之亦然。(3)印度洋前期春季海温异常对预测夏季中国西北干湿特征的变化特征具有明确的指示意义,赤道印度洋是影响西北北部夏季干湿特征的关键区。在印度洋春季海温异常冷年,从印度洋到我国西北地区没有异常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没有充足的水汽输送而偏干;而在异常暖年,从孟加拉湾到我国西北地区存在明显的水汽输送带,使得我国西北地区偏湿。另外在印度洋春季海温异常冷年,从春季到后期夏季南亚高压偏弱,而且后期夏季南压高压成单峰型;在异常暖年,正好相反,从春季到后期夏季南亚高压偏强,而且后期夏季南压高压成双峰型。这可能是印度洋海温影响西北地区夏季干湿特征的可能机制。(4)前期冬季太平洋海温同中国西北地区夏季干湿指数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赤道中东太平洋是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干湿特征的关键区。在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暖年,同期冬季和后期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表现为异常上升气流,使得中东太平洋地区表现为异常强的哈得莱环流,强迫500hpa高度场表现为PNA遥相关型,而后期夏季表现为WP遥相关型,这样从冬季到后期夏季西太平洋高压强度增强,面积增大,西伸边界越西,而后期夏季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容易受副热带高压边坡暖湿气流的影响,所以偏湿;而异常冷年正好相反,这可能是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影响中国西北地区东部夏季干湿特征的重要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在湖北省恩施和金沙2009年1月1日-3月31日以及12月1日-2010年1月31日所观测的土壤、水泥、沥青三种下垫面温度及自动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要素,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下垫面
学位
TRMM卫星测雨产品的出现,弥补了无资料地区雨量信息的不足,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认识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检验评估TRMM卫星测雨产品在中国地区的精度可以为TRMM资料的提供
In this paper,we extend the deterministic learning theory to sampled-data nonlinear systems.Based on the Euler approximate model,the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ide
CO2是一种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目前由于人类过多的燃烧矿质燃料和破坏森林,导致大气中CO2浓度提高,大气CO2浓度达60万年以来的最高点。大气CO2浓度的快速提高导致全球变暖,而森林
学位
本文利用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华南年89个代表站1969~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850hPa风场和NCEP/NCAR的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近四十年我国华南前汛期(4~6月)极端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件大事,对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加快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起了重大作用,在中共党史和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史
本文利用“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地面加密观测资料,以2006年7月9日~17日登陆内陆后维持时间长、出现暴雨增幅的热带气旋“碧利斯”(0604)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