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江苏虾类养殖业蓬勃发展,传统的高投喂高产出养殖模式给养殖水环境带来巨大负担,养殖水域氮磷超标现象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虾类养殖水体氮磷超标问题,并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使之可以符合现行标准排放,是文本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虾类饲料源头入手,改良饲料的投喂方式,减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为后续养殖尾水处理减轻压力。然后通过贝类及微藻的水质净化作用,对养殖水体进行生物净化,最后构建出虾贝养殖系统,为实际养殖提供模式参考。具体研究如下:1.使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设置3个实验组,分别为投喂冰鲜饲料组(Diet1组)、投喂配合饲料组(Diet3组)及两者1:1混合投喂组(Diet2组),研究了不同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消化酶、体成分及养殖水质的影响。旨在掌握脊尾白虾当下普遍的混投模式下养殖水体的环境现状及养殖产出现状,为生态健康养殖提供科学参考与理论基础。试验结果显示:(1)混投组(Diet2组)脊尾白虾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单一投喂组(Diet1组和Diet3组)(P<0.05),而单一投喂组(Diet1组与Diet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从Diet1组至Diet3组饲料中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而脊尾白虾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淀粉酶活性逐渐提高;3个投喂组之间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Diet2组脊尾白虾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iet3组(P<0.05),与Diet1组差异不显著(P>0.05),混投组脊尾白虾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单一投喂组(P<0.05)。各实验组之间脊尾白虾粗脂肪含量与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随着实验的进行,脊尾白虾养殖水环境中COD、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无机氮及无机磷均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各水质指标总体呈现Diet1组>Diet2组>Diet3组的规律。由此可见,采用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方式对环境污染小,以其代替冰鲜饲料已经成为趋势。然而人工配合饲料无法达到全价营养,还不能完全替代冰鲜饲料,所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会以“冰鲜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方式继续投喂,养殖水质氮磷超标问题还将继续存在,因此,还需要通过滤水性贝类对养殖水质进行处理,以保证脊尾白虾养殖尾水符合现行标准排放。2.使用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法直接研究了文蛤的滤水率,明确了文蛤的净化能力。试验结果显示:(1)在一定范围内,文蛤幼贝滤水率随水体盐度、水体温度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范围,文蛤幼贝滤水率随水体盐度、水体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减小;(2)在同等条件下,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与野生群体滤水率无显著差异,但是文蛤红壳色选育系生长速率显著高于野生群体;(3)根据响应面BBD模型试验结果显示,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的最佳滤水率条件为:盐度21.82、温度27.40℃、藻类密度9.96×10~4个/m L,此条件下滤水率的预测值为1.62m L/(个·min)。(4)在BBD模型优化得出的最佳滤水率条件下进行了水质检测,结果发现,文蛤能显著降低水体中TSS、Chl.a及COD含量(P<0.05),但对水体中无机氮和无机磷无显著的消除效果(P>0.05)。需要通过与微藻的协同作用,方可起到消除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的目的。3.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CCD模型法,设置了4个实验组即无蛤无藻组(O组)、有蛤无藻组(A组)、无蛤有藻组(B组)及有蛤有藻组(AB组),每个实验组设3个重复。响应面实验根据CCD模型,以文蛤密度(A)和微藻密度(B)为影响因素,共设13个实验组。研究了文蛤与微藻的协同作用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消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1)文蛤在清水态(无藻)环境中对无机氮及无机磷的消除效果不显著(P>0.05),需与微藻协同才能显著降低水体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P<0.05)。(2)文蛤和微藻最佳搭配比例为:文蛤221粒/m~2,微藻1.92×10~6个/m L,此时对水体中无机氮和无机磷的日消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6.93%和8.60%。4.通过在江苏吕四构建“脊尾白虾-文蛤”串联养殖模式,并采用生态学方法,连续30 d监测了虾贝串联养殖系统的水质指标,结果发现,虾池尾水经过文蛤池净化后,能一定程度上净化脊尾白虾养殖尾水,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虾贝分池养殖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今后脊尾白虾绿色健康养殖提供模式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