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SC-FDMA多天线检测和空时分组码盲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ju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多天线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系统,研究了可提高系统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io,BER)性能的单用户和多用户信号检测算法;二是研究了空时分组码(Space-Time Block Coding,STBC)的接收机盲识别方法。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和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技术作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上行的核心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上行传输的可靠性和频谱效率,而检测算法作为接收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在LTE/LTE-A(LTE-Advanced,LTE后续演进)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的第一部分内容主要针对LTE/LTE-A上行接收检测算法开展了研究。为完成MIMO信号的检测和恢复,接收机需要预先知道发送的MIMO模式。在LTE系统中,发送端的MIMO相关信息是通过信令传到接收端,比如发射端采用的STBC类型。而在诸如军事等特殊通信应用场景中,为完成信号的侦查、或提高己方的通信安全与效率,可能要求在没有发送模式的条件下,完成信号的检测,此时需要先完成对发送端MIMO模式的识别。已有的研究较多关注调制与带宽等参数的辨识,而较少在多天线通信环境下研究。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针对发送端采用了多种空时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以下是本文的内容概述和结构框架。第一章首先介绍了LTE/LTE-A上行关键技术——MIMO、SC-FDMA和Co MP技术以及盲识别技术的背景和发展,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第二章研究了单小区单用户MIMO系统下各种接收机检测算法。首先,对经典的频域线性均衡(Frequency Domain Linear equalization,FD-LE),判决反馈均衡(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ation,DFE),Turbo均衡(Turbo Equalization,TE),及串行干扰抵消(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ation,SIC)方法进行概述,并研究了可进一步提高检测性能的准最大似然(Quasi-Maximum-Likelihood,Quasi-ML)类算法,包括基于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消除的算法、K-Best算法、QRD-M(QR-Decomposition based M search detection)算法,及ML-PDP(ML-Post Detection Processing)算法。通过搭建的Matlab Simulink链路仿真平台,研究比较了从单发单收到两发八收的多种天线配置条件下的BER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未加编码的系统,Quasi-ML类算法性能要优于其他算法。第三章针对单小区多用户(Multi-User MIMO,MU-MIMO)模型与多小区多点协作(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Co MP)MU-MIMO模型,分别在3GPP空间信道模型(Space Channel Model,SCM)和三小区Co MP模型下,对迫零检测(Zero Forcing,ZF)、最小均方误差检测(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串行干扰抵消(SIC)等方法进行了仿真。对于单小区MU-MIMO系统,分别在用户端和接收端相同天线配置,以及收发端总天线配置相同两种情况下,仿真研究了上述算法的BER性能,并与SU-MIMO系统中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多个用户占用相同物理资源,在用户端和接收端相同天线配置下,MU-MIMO系统中的BER性能要比SU-MIMO系统中的差;在收发端总天线相同配置下,MU-MIMO系统中的BER性能要比SU-MIMO系统中的好,这是由MU-MIMO的多用户分集增益带来的。多小区情况下,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无Co MP时,信噪比的改善对算法性能影响不大,因为这里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占主导地位;把Co MP-MU-MIMO与单小区无干扰的MIMO进行比较,可看到Co MP-MU-MIMO下的性能与单小区无干扰MIMO下性能接近。第四章研究了STBC编码的盲识别算法,其目标是在接收端已知STBC编码集合的情况下,对发送端采用的空时编码方案作出判决。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类识别算法:第一类是基于矩阵范数的盲识别算法,根据判决依据的差别,包括基于判决树分类器和基于矩阵范数最小差值分类器;第二类是基于最大似然比的盲识别算法,又可分为最优分类器,二阶统计量分类器和码参数分类器。本文中以检测成功概率作为评估指标,对各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接收天线数和接收端采样点数越多,识别成功概率越高,性能越好;2)基于最大似然比的盲识别算法的性能优于基于矩阵范数的盲识别算法,且受采样点数影响相对较小;3)对发端采用空分复用和Alamouti两天线空时分组码,最优分类器、二阶统计量分类器和基于判决树的分类器检测性能差距不大,但是若采用码参数分类器和基于矩阵范数最小差值分类器,对空分复用方案的检测性能要优于对Alamouti两天线空时分组码的检测性能。本论文的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关于下一步LTE/LTE-A上行系统的检测算法和盲识别算法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在诸多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人脸识别技术更加友好、简单、准确和快速。人脸识别技术涉及多方面领域,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也非常广泛,比如视频监控、公司门
随着海洋运输业的大力发展和航船的增多,主动声纳在浅海及近岸海域探测面临新的挑战:干扰数目是目标数目的一千倍,噪声能量是信号能量的一千倍。随着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
协同通信(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技术由于可以在网络中各节点间构成虚拟天线阵列(Virtual Antenna Array,VAA),使一些小型移动终端不需要配置多天线就可以得到分集效果
随着科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和保密问题变得更加重要和显著,对信息安全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现今的加密系统研究领域中,混沌系统,由于具有良好的伪随
飞行体目标识别系统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中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为完成飞行体目标的识别,主要从飞行体目标检测、飞行体目标特征提取和飞行体目标识别三方面进行了
在图像处理领域,图像增强对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图像后续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产生活、医疗影像、公共安全和科学研究中拥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图像增强顾名思义就是增强图
绿地不仅有助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还可以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为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的、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水是一切生命的来源,而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
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作为智能交通系统很重要移动通信平台,在提升交通效率,车辆辅助驾驶,事故预警以及车载娱乐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车载自组织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配电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电能质量问题已成为现阶段炙手可热的热点问题,而对电能质量中的各种稳态、暂态扰动信号进行全面无损的高精度、高速率的采集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它为后续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分类以及如何解决和预防等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是后续工作得以准确进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目前电能质量信号前端采集模式简单,以致部分扰动信号在数模转换中丢失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混合型
高速道岔是铁路线路中的薄弱环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结构疲劳和裂纹等损伤,严重影响铁路的安全运营,因此对道岔进行伤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在道岔伤损识别技术中,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