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宪政文化比较研究——对中国宪政建设的启示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fast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出发,逐层深入到宪政文化的概念。通过对中西宪政文化生成历史的回顾,归纳出各自宪政文化的特点。西方的宪政文化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开始孕育,在经历了中世纪的蛰伏和萌发后,终于在立宪主义时代开出了灿烂的宪政文化之花。西方宪政文化的这一形成发展历程延续了几千年,始终没有中断,这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基督教的幽暗意识是西方宪政文化的文化根基,也决定了西方宪政文化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契约理念深植于西方的社会生活中,成为西方宪政文化的逻辑起点。对人的关注是西方宪政文化的内核。政治权力多元的传统是西方宪政文化分权与制衡机制形成的现实基础。法治文明的源远流长,是西方宪政文化的实证标志。同西方不同,中国的宪政文化发展历程是从引进西方的宪政制度开始的,其始终受到“富强为体,宪政为用”这一宪政文化模式的制约。乡土中国与现代文明社会在价值观念、规范体系、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两种文化在中国宪政的推进过程中不断产生碰撞、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宪政文化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无情的消解。后发外生性是中国宪政文化的总体特点。通过对这两种路径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要避免“西方中心论”的消极影响;坚定不移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培育宪政文化发展的物质土壤;继续推进法治进程,建设法治国家;注重对宪政文化要素的培育。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广大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成为带领广大农牧民群众团结奋斗
我们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村落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转型是农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社区研究法
世界名街是个大题目,从世界各大洲讲有不下数十个。其中有:尽展昔日与现代风情的日本东京的银座、美丽迷人的具有阿拉伯风情的摩洛哥马拉喀什的佛纳广场、法国巴黎之魂的香榭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随着竞争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经济的集中。推动市场经济集中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通过企业内部经济的增加,另一个就是企业外部的扩张,也就是企业的
石粉与现代混凝土究竟是什么关系?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认为,石粉是通称,即石头的粉末(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但不能说CaCO3是石灰石)。如果从石粉作为混凝土掺和料的角度考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LacZDNA标记的腺病毒在高氧性肺损伤基因治疗中的转染和致炎作用。方法:装载LacZDNA的腺病毒在小鼠高氧模型开始前2天经鼻腔送入体内X-lal染色和β一半乳糖酶活性测定用于
本文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土地公有制下的地役权制度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判例研究,具体进行了探讨.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地役权的法理分析.在
1938年5月,徐州陷入日军之手,日军土肥原师团沿陇海铁路向西进军,攻占开封,逼近郑州。蒋介石见形势不利,电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伺机炸开黄河大堤,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进。
TRIPS协议自1995年生效以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近年来,由于传染病的冲击和发生了几起药品专利权争端,国际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给予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