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剂对菌丝球的改性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dero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水资源的使用和消费早已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提高废水的处理效能和二次利用率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在废水中直接投加菌体进行废水处理,虽然方法简便易操作,但容易造成菌体流失和浪费,加重处理成本。而使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将菌体固定在生物载体上,既可高度聚集特效菌体减少菌体流失,又可提升特效菌体的生物活性,促进废水处理运行过程的高效稳定。菌丝球是丝状菌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微生物颗粒,其良好的生物活性、快速的沉降速度、以及简单的固液分离技术,使其能够较好的被应用于水处理技术中。然而水体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水质成分和其他水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均会对菌丝球的废水处理效能产生影响。因此为了解决突破这一难题,以黑曲霉Y3孢子悬液与目前应用广泛的絮凝剂进行同时混合培养,对菌丝球改性,使其更能适应废水环境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必将成为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实验采用同时培养法,在接种黑曲霉Y3孢子悬液的同时,分别接种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F+,以此对菌丝球进行改性。两种絮凝剂对菌丝球性能的改进对比结果表明:两种絮凝剂对菌丝球的物理特性和吸附性能的提高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F+对菌丝球的改性作用更优于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使用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F+改性后的菌丝球在相同菌丝球孢子接种量的情况下,形成的菌丝球球径、生物量更大,菌丝球的堆积体积更大,沉降速度更快,且菌丝球的机械性能更佳。对絮凝剂改性后的菌丝球的内部进行观察可发现:与单纯菌丝球作对照,两种絮凝剂均改变了菌丝球的内部形态和构造。使用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改性后的菌丝球内部结构由菌丝的枝杈状结构转变成连接在一起的大块网状结构,在增加菌丝球内部吸附面积的同时,也减少了菌丝球内部的物质存储空间;使用复合型生物絮凝剂F+改性后的菌丝球内部仍呈现枝杈状构造,但与单纯菌丝球不同的是其枝杈上还附着着大量的粘附性物质,增加菌丝球的吸附性能。同时经絮凝剂改性后的菌丝球的比表面积和胞外聚合物均明显增加。对改性后菌丝球的吸附效能进行考察发现:改性后菌丝球对卡马西平、雌酮、17β-雌二醇和雌三醇四种药品与个人护理品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F+改性后的样品F+10菌丝球对卡马西平、雌酮、17β-雌二醇和雌三醇四种物质的吸附率高达45%以上。这种经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F+改性的菌丝球在pH接近7的环境中,吸附效能最优;且低温环境的吸附效果亦好于高温环境。
其他文献
采用PTT法制备AgCu包套Bi-2223多芯超导带材,研究了合金包套对带材超导性能的影响。合金包套影响带材内部芯丝变形的均匀性,一定程度上改善超导相的织构度,临界电流因此而有提高。同时,超导带材
目前,上市公司经常采用IPO、增发、配股、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而很多文献资料表明在诸多融资方式中,上市公司偏好IPO、增发、配股等股权融资方式。本文从融资
慢性鼻窦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临床上最有效、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治疗。本文依据有关文献,对慢性鼻窦炎药物治疗研究中的一些进展情况概述如下。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主客观因素制约,我国尚未形成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本文就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
铜绿微囊藻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正在全世界蔓延泛滥。这种单细胞蓝藻产生的七肽化合物(微囊藻毒素)能引起人类的肝癌,也会影响水生植物和动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的生态
运用相似理论,研究了氧气顶吹自热熔炼炉氧枪射流速度分布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不同截面上氧枪射流速度的分布特点为随着与氧枪喷口距离的增加,速度分布趋于平缓。无因
利用复数知识,根据欧拉公式,在文献[1]的基础上得到了圆内接正n边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和两个推论并给出了证明。将这个重要性质在正2n+1边形的圆外接上给出了应用,为其应用推广
采用酸浸-还原-电积工艺处理精碲生产产出的电积阳极泥,经小型试验及工业试验,碲回经大于90%,精碲质量优于国际1号精碲要求。
1前言心脑血栓性疾病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其工效和生活质量由于体内血栓难以观察到,模拟体内血栓形成的体外人工血栓装置,近年来在实验室及临床得到较广泛应用。本文目的是
本刊1983年第四期发表王赞胜同志《<伤寒论>128条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质疑》)以后,收到一些读者来稿,对该文中的论点提出不同认识。现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两篇刊登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