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农药暴露对中华鳖幼体和胚胎的毒性评估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三十年里,为满足粮食需求,农药使用呈指数增长。农药的过度滥用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态污染。栖息在这些环境的爬行动物不得不面临接触各类农药的风险。一直以来,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对象,其养殖通常采用稻田混养模式,这无疑使得中华鳖容易受到来自农业活动的农药威胁。草甘膦、乙烯菌核利、毒死蜱分别是农业活动中广泛使用的除草剂、杀菌剂以及杀虫剂。这三种农药对环境生态影响一直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并已被证实对多种非目标生物产生危害。但关于三种农药暴露对不同时期中华鳖潜在毒性信息依旧匮乏。因此,本研究聚焦于草甘膦和乙烯菌核利对中华鳖幼体的表型、运动性能、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以及肝代谢的影响。此外,探究不同浓度毒死蜱暴露对中华鳖胚胎期心率、孵化幼体体重、运动性能、红细胞氧化应激以及肝代谢的影响。通过结合表型、生理、生化多层次评估三种农药对中华鳖毒性效应,为爬行动物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在草甘膦暴露中,中华鳖的摄食、生长、泳速、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肝脏氧化应激没有显著变化。但在肝脏代谢中,部分代谢物在不同处理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些代谢物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谷氨酸和缬氨酸随着暴露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组氨酸、苯丙氨酸随着暴露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此外,肌酐、肌酸、尿嘧啶核苷、胆碱等代谢物在不同处理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物的差异揭示草甘膦可诱导中华鳖幼体肝组织代谢紊乱。基于环境相关浓度下草甘膦短期暴露对中华鳖幼体仅有轻微的毒性作用,表明中华鳖对草甘膦除草剂耐受性较高。2.在乙烯菌核利暴露中,中华鳖幼体暴露于高浓度乙烯菌核利(500、5000μg/L)表现出摄食量减少、生长缓慢以及泳速下降。但在环境相关浓度下,乙烯菌核利对中华鳖幼体的摄食、生长、运动能力未见显著影响。此外,中华鳖幼体暴露于乙烯菌核利表现出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不同分类学水平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丰度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随着暴露浓度增加而减少。然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随着暴露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此外,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高浓度组(500μg/L)丰度较高,但与暴露剂量没有明显的依赖性。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显示暴露于乙烯菌核利的中华鳖幼体表现出肝脏代谢紊乱。这些代谢物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以及核苷酸代谢。其中,一些氨基酸(苏氨酸、赖氨酸、酪氨酸、脯氨酸、谷氨酰胺)在高浓度乙烯菌核利(500、5000μg/L)水平相对较低。这些代谢物变化表明乙烯菌核利对中华鳖幼体肝脏产生毒性,诱发肝组织代谢紊乱。3.在毒死蜱暴露中,第十天高浓度(200、2000μg/kg)暴露组的胚胎心率明显上升。但是,不同处理组的孵化率和孵化周期未见显著差异。此外,孵化幼体在体重、泳速及红细胞氧化应激方面未见显著差异。代谢组分析表明高浓度(200、2000μg/kg)毒死蜱暴露的差异代谢物数目更高,包括一些氨基酸、ADP、柠檬酸、硬脂酸、核糖1-磷酸等。其中,组氨酸、亮氨酸、半胱氨酸、柠檬酸在高浓度暴露组(2000μg/kg)水平更高,而ADP、硬脂酸、核糖1-磷酸则在高浓度暴露组(2000μg/kg)水平相对较低。这些代谢物差异揭示了毒死蜱暴露诱发肝组织代谢紊乱。
其他文献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应时代之变迁、领时代之先声、立时代之潮头,具有强大生命力、引领力,是做好经济报道的根本遵循。人民日报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政治勇气、强烈使命担当、深厚人民情怀和深刻洞察能力、科学决策能力、高超驾驭能力,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推出了一
水务工程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可以降低工程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D市2019年某水务工程项目为例,首先介绍了该工程的状况,其次分析了该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问题找到科学的解决对策,以提升D市水务工程施工质量,更好地实现水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务资源的利用率,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铂族金属作为一类重要的金属催化剂材料,在电化学催化、光催化制氢气、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合成方法的改进及催化活性的提高一直是该领域的关注点。本文利用光化学辅助法合成了几种负载型铂族双金属纳米催化剂,通过多种手段对双金属纳米材料的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照射光波长、金属配比、溶液p H值等可控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如对硝基苯酚(p-NP)和
在国际智慧教育发展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智慧教育近几年也迅速发展起来,了解智慧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根据当前智慧教育的研究成果,研究设计基于智慧教育的课堂学习环境。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学习在智慧教育背景下,转变传统学习模式,使学习更接近于个性化和自由化,智慧学习环境逐渐成为智慧教育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研究在智慧教育大环境下的大学课堂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文章首先阐
“平衡”是法律调整的重要内容。社会中存在着纷繁复杂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社会主体的本性。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需要对各种利益及其利益关系进行必要的选择调整,经过法律筛选、确定由法律保护的利益被称为“法益”。相较于利益,法益的内涵更加明晰,是确定被纳入法律范畴予以保护的利益。在价值层面上,法益具有正向价值,而利益则可能具有负面价值。可见,法益相较于利益,更适合作为法律概念加
目的了解本县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分析乙肝流行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本院附近3个街道的10个居委会,随机抽取513户家庭,以全部家庭成员为调查对象。采取现场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信息;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甲肝抗HAV IgG、丙肝抗HCV IgG以及乙肝两对半(HBeAg、抗Hbe、HBsAg、抗HBs及抗HBc)共7项指标,对所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757名受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代表了新型建造的发展趋势,将有效助推建筑行业提档升级,为智能制造创造更多应用场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绿色环保、高效智能的装配式建筑站上“风口”。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代表了新型建造的发展趋势,将有效助推建筑行业提档升级,为智能制造创造更多应用场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教育数据要素化是驱动智慧教育和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动能。文章从“教育大数据从哪里来”“教育大数据将用到哪里去”和“怎样进行教育大数据应用”三个关键性问题出发,对教育大数据的来源、应用目标和应用方式进行了梳理,再归纳出大数据在教学场景中的四类典型场景应用:精准备教备学、实施差异化教学、开展个性化辅导、师生数字画像评价。文章基于“如何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开展教育大数据应用”的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被应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高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也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满足当下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