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CT对上颌窦骨分隔及外侧壁厚度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基于CBCT对上颌窦骨分隔的研究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研究上颌窦骨分隔的解剖形态,为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和手术指导。方法:选取CBCT包含双侧清晰上颌窦影像的222例患者,观察测量上颌窦骨分隔的发生、位置及高度,并分析骨分隔发生率与年龄、性别及缺失牙的关系。结果:纳入222例患者中发现骨分隔者有77例,发生率为34.68%,444个上颌窦中152个出现骨分隔,发生率为34.23%;男性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41.82%vs27.68%,P=0.027),不同年龄组、牙缺失的患者骨分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窦中部骨分隔发生率最高,占53.11%。右侧上颌窦骨分隔平均高度为(12.48±6.98)mm,左侧为(14.92±7.35)mm。结论:上颌窦骨分隔发生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年龄、牙缺失与骨分隔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第二部分:基于CBCT对上颌窦外侧壁厚度的研究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观测上颌窦外侧壁厚度,以期为上颌窦相关手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22例患者的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利用CBCT自带软件测量工具测量外侧壁的厚度,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及左右侧的关系。结果:第一前磨牙(P1)、第二前磨牙(P2)、第一磨牙(M1)和第二磨牙(M2)区的上颌窦外侧壁厚度分别为(1.61±0.58)mm、(1.68±0.66)mm、(2.00±0.76)mm及(1.71±0.71)mm,在第一磨牙区最厚;右侧上颌窦外侧壁厚度在M2区显著大于左侧(P=0.001);男性上颌窦外侧壁厚度在M2区显著高于女性(1.78±0.80 mm vs 1.63±0.62mm,P=0.029);青年组上颌窦外侧壁厚度在P1和M1处均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1:P=0.004;M1:P=0.037)。结论:不同牙位对应的上颌窦外侧壁厚度不同,M1区最厚。不同年龄、性别和左右侧对上颌窦外侧壁厚度可能有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以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实验室常见化验指标例如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目百分比(NEU%)、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肌酐(Scr)及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胰岛素样生长蛋白结合因子-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乘积,即:尿[TIMP-2]×[IGFBP-7]及血浆sTM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相关指标对脓毒症急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患者在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显性肝性脑病(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OH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4例肝硬化PH患者临
目的:关于硫胺素、抗坏血酸和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在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但结果并不一致,我们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以探讨硫胺素、抗坏血酸和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我们运用计算机系统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纳入了评估硫胺素、抗坏血酸和糖皮质激素在脓毒症疗效的随机对照实验和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PCT/ALB)对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5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脓毒症非休克组(55例)及脓毒性休克组(20例),监测入院当日的临床指标,计算PCT/ALB比值,评估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按
目的:通过观察、记录并统计分析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预后指标、并发症情况的差异,探究应用脑池造瘘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时骨瓣复位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山西白求恩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sTBI患者48例,其中去骨瓣减压(Decomp
目的: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有赖于其内的高多胺代谢,靶向干扰多胺代谢途径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方向。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导致用于调节细胞内多胺生物合成的第一级关键酶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的活性上调,ODC被认为是恶性肿瘤的生物标志和重要靶点,多个以ODC为靶点的药物正进入临床研究。本研究以可与ODC结合作用的鸟氨酸为基础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18F标记的鸟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angio-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A)分析在不同分组依据下活动性TAO患者较非活动性TAO患者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灌注密度的变化,探讨OCTA对于活动性TAO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共纳入38位TAO患者(38只右眼),分别使用CAS评分及99mTc-DTPA SPECT/CT检查作为TAO活动性分组依
目的:评估第3代双源CT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对口腔内金属伪影的减少效果。方法:(1)采用家猪头颅模拟人的在体口腔环境,制作镍铬金属牙冠,分别戴入上颌第1、2、3磨牙,采用双源CT行双能量扫描,并将图像进行标准线性融合(M_0.6)、FAST DE、虚拟单能量图像重建6组(40keV、70 keV、100 keV、130 keV、160 keV、190 keV)共8组,比较所得图像质量及伪影。(2)收
目的:本实验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骨性I类不同垂直骨面型的下颌牙弓宽度、基骨弓宽度及牙齿颊舌向的相关指标进行测量,探讨下颌横向对于矢状向的代偿情况及相关规律,为治疗前评估患者下颌形态,临床上制定个性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2020年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的骨性I类患者共62名(18岁-38岁),采用中国
目的:基于锥形束CT观测下颌管分支在山西地区成年人中的形态和分布规律,研究性别、左右侧及各年龄层与下颌管分支发生率的关系,为下颌后牙区拔牙术、种植术、取骨手术等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依据,减少出血及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放射科拍摄的400例中国山西籍汉族人的CBCT扫描数据,利用NNT viewer软件,观察下颌管分支的出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