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内生拮抗细菌的抗生作用及定殖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n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215和G87是分别自水稻茎和根内分离获得的内生拮抗细菌。培养1~2d后其培养菌液和滤液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和稻恶苗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J215和G87培养滤液不仅抑制病菌菌丝生长,而且破坏菌丝形态。对稻瘟病菌菌丝的破坏主要是使细胞畸形膨大、菌丝扭曲变形和分支增多、细胞壁破损、原生质浓缩和外渗、菌体崩溃等;对稻恶苗病菌菌丝的破坏主要是使菌丝产生畸形膨大、生长缓慢。随着处理时间(12~48h)的延长,滤液对病菌菌丝的破坏作用逐渐加强。另外,拮抗细菌培养滤液对病菌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滤液稀释10倍时对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的抑制分别达85%和95%以上;稀释100倍时对两者的抑制率一般为60%~70%。拮抗细菌培养滤液对稻恶苗病菌分生孢子形成的抑制主要是通过减少其菌丝生长量来实现的,而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孢子细胞形成厚垣孢子和推迟孢子萌发。通过含药培养基梯度筛选,获得抗利福平350ug/ml标记菌株,以此测定拮抗细菌J215和G87在水稻植株上的定殖动态。经菌液(109cfu/ml)浸种处理,拮抗细菌可进入水稻体内,并从根部向上移动和传导,并在根、茎、叶内长期定殖。至稻苗四叶期,菌量与处理初(一叶期)相当;至分蘖期或抽穗期,仍有一定菌量(102~103cfu/g)。菌液(109cfu/ml)蘸根处理后1d,水稻根、茎、叶中就可分离到拮抗细菌;随后菌量逐渐下降,至处理后40d菌量仍维持在102cfu/g左右。另外,无论菌液浸种还是蘸根处理后,通常根中菌量要大于茎、叶。经菌液(109cfu/ml)喷雾接种,拮抗细菌可在水稻叶表和叶内较好地定殖。喷雾后11d,叶表菌量(105~106cfu/g)与初始相近,以后菌量急剧下降,至20d时几乎检测不到;喷雾后3d,叶内菌量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11d仍达近103cfu/g,但至15~20d菌量则很少或检测不到。此外,叶面喷雾后,在根和茎中未发现标记菌株存在,这说明拮抗细菌在水稻体内的移动和传导是由下向上而不能由上向下,这种移动和传导可能是随着木质部水分的向上运输而进行的。菌液浸种试验还表明,拮抗细菌J215和G87对水稻植株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即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加根长和株高,而菌液蘸根和喷雾处理对水稻植株的促生效果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YZ-03菌株是为害空心莲子草病原菌异孢镰孢的一个菌株,本研究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质、不同的培养时间和不同的培养基初始pH值等条件对YZ-03菌株产生毒素的影响
鲽形目鱼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个特殊的变态过程,两侧眼睛移动到同侧,生活方式由浮游生活变为底栖生活,有些种类还伴随头部冠状幼鳍的消失。研究表明鲽形目鱼类变态是受甲
对国内常用的玉米自交系和群体材料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进行了抗纹枯病大田鉴定与评价;系统研究了玉蜀黍丝核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菌体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
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但仍不容乐观,尤其是少数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讲诚信道德,目无法纪,唯利是图,加之有些地方和部门重视不够,监管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领域和地方的食品安全问
小麦赤霉病(Wheat Scab),其病原菌无性态为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有性态为玉黍赤霉(Gibberella zeae.Retch),是世界范围内小麦最重要病害之一。在中国主要
随着我国有线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做好有线电视维修技术维护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对进一步提高有线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越来越重要,选取有线电视维修技术中出现若干关键性问题
朱自清的《匆匆》文字清香隽永,历久弥新.教这样的美文,我们通常会关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甚至反问等修辞手法,会关注作者对逝去时光追而不得的感伤之情,会关注散文自
期刊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一叶扁舟,那么阅读拓展就是这艘小船的长篙.让小船随风飘荡、任意东西固然随性,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撑起这支长篙向生活更深更广处漫溯吧.
期刊
本研究通过对奶牛体内血浆内毒素和孕酮的监测,拟透过产科疾病和热应激等现象研究彼此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血浆内毒素和产科疾病,血浆内毒素和季节,血浆内毒素和孕酮,血浆内毒素和
115年前,马可尼发出第一个越洋无线电信号的那一天,什么都没有改变。没有人能预计到接下来100年间通信会把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但每一个在场的人都知道,世界一定会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