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土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本构关系的研究通常基于传统的弹性、弹塑性、粘弹塑性理论(在考虑水的影响时还结合达西定律或其修正关系);考虑较为复杂的情况是将其中土颗粒变形用粘塑性、次塑性等模型加以描述,这些均属于连续介质力学的范畴。传统连续介质理论和现代连续介质热动力学在讨论多组分介质的统观性质时,在实际描述中仍然未给予体积元的(即质点)几何考虑,这种忽略体积元几何效应的理想化在描述细观(颗粒尺度)不连续的岩土类介质时遇到严重的挑战。岩石力学试验表明,材料变形和强度特征与其内部颗粒大小有重要关系;关于土的变形性状研究指出,粒径及形状可能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有限特征比是由李彰明提出的描述介质内部特征尺度与介质整体外部特征尺度关系的一个基本量。有限特征比方法理论(FCRT)就是以有限特征比为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基于不可逆热力学而建立的。FCRT可自然地描述介质渐进不可逆变形的客观现象,对变形局部化问题的描述也非常方便。本文引入有限特征比理论,既考虑介质响应的内部特征尺度,又考虑介质整体外部特征尺度,确定合理的描述淤泥变形的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淤泥进行三轴压缩剪切试验,采用两种方案:一是对于同一地点淤泥土样(粒径相同)采用不同围压、不同的试验类型(CD和CU)进行试验;二是对相同围压下不同内部颗粒土试样的力学响应进行比较。对淤泥试样内应力(全过程总应力、有效应力)变化、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体积的变化及施加不同压力时淤泥试样内应力与变形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淤泥土样的结构特性和力学特性进行讨论。(2)以FCRT为基础,结合试验,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寻求淤泥的演化规律,确定关于淤泥的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并将淤泥的有限特征比理论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说明此模型合理地描述了淤泥的变形特征。(3)基于师姐鞠海燕所做的关于不同粒径砂土的三轴试验及分析工作和本课题研究的淤泥土的三轴试验及分析,通过将计算得到三轴状态下应力—应变关系和试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FCRT在描述内外结构特征比越大的土体相对于经典弹塑性理论越精确的结论;通过理论推导得到有限特征比理论在不考虑有限特征比的情况下可以简化为经典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最后通过根据有限特征比理论、D-P模型与剑桥模型而计算得到的实际工程沉降数据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得到有限特征比模型在实际工程运用中比D-P模型和剑桥模型更为合理及精确的结论,从而验证了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目前工程中建筑物的体量越来越大,往往因长度超限而设置温度变形缝;同时在上部结构大荷载作用下,基础尺寸也会增大。因此通常会出现基础碰撞或重叠现象,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将上
在城市空间的立体开发中,盾构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与其他工法相比,盾构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如适用范围广、对城市正常功能影响小等等。但是盾构发施工不可避免地会
繁忙航运交通导致船舶与航道桥相撞事故屡屡发生,因此确保桥梁结构在使用期内能够经济安全地运行已经成为航道桥梁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船撞桥事故属于风险事件,涉及到许多
学位
采用钢连梁代替混凝土连梁的混合联肢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的混合结构,相关的试验和理论研究结论均表明:相比于传统联肢剪力墙,钢连梁混合联肢剪力墙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能够避免连
在现代高层建筑结构中,剪力墙是最常被采用的抗侧力构件。如何提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已经成为工程界十分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民用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公路、机场、铁路等领域有很大发展,被开发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多,因此,桩基础被使用的概率越来越高。挤土桩的施工对周边的
结构超强能提高结构在强震下的抗倒塌能力,但如果在设计中适当考虑结构超强,能降低设计地震作用,使设计出的结构更加经济合理。国外对结构超强问题研究较早,美国、新西兰等国
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资料和大量建筑物基础隔震工程及建筑物整体移位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对既有建筑物基础隔震加固全过程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可行的施工方
本文提出把基础隔震技术和板柱无梁楼盖结构体系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保留板柱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原有的优点,另一方面,通过基础隔震技术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板柱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