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处理器时钟网络中的低功能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stro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艺集成度的增大和芯片主频的提高,功耗已经成为限制处理器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过高的功耗影响了芯片的可靠性和寿命,增加了冷却成本,限制了部分高性能处理器应用于移动终端设备。同步设计是当今高性能处理器的主流方法,时钟信号是同步设计中分布面积最大,负载最多也是最重要的控制信号。在高性能应用中,时钟功耗占芯片总功耗的20%~45%。因此针对时钟网络的低功耗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根据底层时钟网络,中层时钟网络以及高层时钟网络的结构以及功耗特点提出对应的低功耗设计方法,从各个层次出发为高性能处理器提供性能功耗俱优的时钟分布策略。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   1.提出通过优化有效线长来降低底层时钟功耗。   本文首先提出了有效线长的概念,建立消耗于时钟网络互连线上的功耗与有效线长的正比关系。通过简化电路模型将有效线长与时钟网络的性能参数用时钟单元坐标的线性表达式表示。最终将有效线长的优化转化为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本文对随机生成的设计应用有效线长的优化方法,能够使有效线长平均降低26%。最后采用通用的芯片签核流程检查该优化对时钟偏差与时钟功耗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优化。   2.提出可配置时钟网格结构来降低中层时钟功耗。   本文提出可配置的时钟网格结构,即在时钟网格主干上加入传输门开关来实现网格的“门控”。首先引入开关效率来衡量传输门的开关特性,确定性能功耗比最优的传输门尺寸,继而进一步分析了时钟网格的配置方式以及输入偏差的分布对时钟网格切割前后性能以及功耗的影响,证明了加入传输门开关后的时钟网格能够同样有效地降低时钟偏差,并且提供关闭部分网格来降低功耗的功能,结果表明关闭15/16的网格能够将时钟网格的功耗降低78.8%。   3.提出高效的全局比例同步局部同步接口来降低顶层时钟功耗。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基于计数器的分频方法,随后提出了GRLS(Globally Ratiochronous Locally Synchronous,全局比例同步局部同步)通信机制,主要解决频率成比例关系的时钟域之间的通信问题。时钟域间的数据一致性由控制信号来保证,不会引入额外的同步延迟。两个时钟域波形间的相位关系确定,因此可以引进同步电路分析方法来保证数据正确传输。与异步FIFO相比,GRLS能够使得存储系统的带宽平均提高5.87%,延迟平均降低5.51%。利用本文提出的GRLS对龙芯3A四核处理器的主时钟域进行分割,可以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使得各块二级缓存分别降频,最高可以将二级缓存的功耗降低84.44%。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嵌入式等技术的发展,普适计算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普适计算的信息空间,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物理空间逐渐融为一体。在
随着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量飞速增长,用于实现数据缩减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日益为人们所重视。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主要应用于数据备份系统和数据归档系统。由于数据归档系统需要
面部特征点定位是指在输入人脸图像上自动检测面部关键特征(如眼睛中心点,眼角点,嘴角点等)的技术,可以用于对齐待匹配的人脸图像,因而是全自动人脸识别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此外,精
设A是一个字母表。如果语言X,Y(C)A*满足XY=YX,则称X,Y是可交换的。如果语言X,Y(C)A*满足XY(C)YX或YX(C)XY,则称X,Y是部分可交换的。目前已知:在自由半群A*上,若x,y∈A+,xy=yx,则存在t
生物信息学是当今世界非常热门的课题,近年来,人们注重对生物信息的数据整合和应用开发,使得生物学家能方便的进行生物信息研究。在和所内专家交流后发现:首先,面对庞大繁杂的生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E.F.Codd提出了数据库的关系模型,开始了数据库关系方法和关系数据理论的研究,并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这使得人们借助数据库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以及查询成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综合运用生物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各种工具和方法,来挖掘海量的生物学数据背后丰富的内涵。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多年来一直开
无论是在计算机领域还是更为宽泛的数据处理领域中,数据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以及传输之间的速度“趋异问题”普遍存在。本文提出使用“暂存技术”解决此类趋异问题。文章将
煤炭安全生产涉及到对煤矿生产现场的人、设备、生产环境各方面的监测,随着矿井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大多矿井已建立了多种自动化系统,如监测井下生产环境(瓦斯、CO、温度等)的瓦斯安
隐喻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目前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隐喻在思维及语言中所处的重要地位。G.Lakeoff和M.Johnson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