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城市实践中的智慧服务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城市逐渐迈进智慧城市的发展阶段。智慧城市的实践方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我国自2010年左右开始了智慧城市的实践,但在智慧城市实践的形式和内在机制方面还并不清楚。如何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当前较为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鉴于服务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落脚点,本文从服务的角度入手,通过构建一个智慧城市实践的四要素框架来描述智慧城市实践中服务的系统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智慧城市实践中服务系统构建和发展的内在机制。  本文首先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服务科学研究、公私服务创新网络、技术系统、制度理论做了介绍和评述。接下来,从服务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四要素的智慧城市实践系统框架,并通过巴塞罗那这一国际智慧城市标杆论证了四要素框架的合理性。在四要素框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构建了一个动态的过程分析框架,分析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政务、智慧能源等服务系统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在过程分析框架下,本文选取了我国智慧城市实践中一个进展顺利的服务系统案例和一个进展缓慢的服务系统案例分别进行了过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发展特点,从中发现了系统要素对于智慧服务效果的影响,以及我国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系统构建、发展过程中的关系。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智慧城市的实践具有系统演化的特征,其本质是一个包含了理念、资源、工具、方法的服务系统的演化过程。四个要素协同发展并最终影响到服务的效果。(2)服务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服务理念对其他要素形成的影响是智慧城市实践成功的关键。(3)我国智慧城市实践过程中“自上而下”的理念影响到地方实践的系统构建和发展方向,地方对于理念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4)在我国,服务系统的发起、构建和运行基于一个稳定的、政府主导的公私部门关系网络的支持。如果网络中的成员缺少动机和能力,将阻碍到服务系统转型的进程。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从服务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智慧城市实践的四要素系统框架以分析智慧服务系统的要素、结构关系和服务效果间的关系;(3)结合案例研究发现了我国智慧服务系统变化的过程机制;(3)研究提出的四要素系统框架有助于从服务效果出发评估智慧城市实践中的困难以及评价智慧城市实践的成效。
其他文献
“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区开放合作的总体战略布局,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疆正处于”丝绸之路
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清洁的、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对国家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围绕政府作用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定位问题,在借鉴国外发展经和总结国内
改革开放前后,围绕着中国专利法的酝酿和诞生,专利法的比较法研究应运而生,对于专利法的专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贡献巨大。因为受当时历史条件,初期的比较法研究存在一些不足
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是指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等在内的多元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引导或激励人类与环境有关的行为,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长期
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企业进行各项生产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是近几年出现的国际石油天然气行业通行的管理体系,体现了当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驱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国家创新体系就是通过构建一国范围内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部门等多元创新主体之间有机联系的制度框架,整合信
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我刊2011年建立了网站,启用了稿件远程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作者在线投稿/查稿、主编办公、专家审稿、编辑办公等功能,通过网上投稿、网上查稿、网上审稿,实现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的一体化在线协作处理,从而构建成为一个协作化、网络化、角色化的编辑稿件业务处理平台。对于广大作者而言,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支持在线投稿、方便作者及时
中国要发展强大,首先中国企业要发展强大,即企业要有竞争力.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未像今天这样显得如此重要.理论和实践表明,建立和培育核心能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
该文综合运用相关的管理决策学和计算机学科知识,从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开发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入手,对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油层识别与储层追踪决策支持系统的开
进入21世纪,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力逐步体现,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