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副猪嗜血杆菌的乳胶凝集试验及ERIC-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r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1.副猪嗜血杆菌乳胶凝集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Gl(a|¨)sser’s病的病原体,它可在特定条件下侵入机体而引起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副猪嗜血杆菌是猪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它可以在猪群因其它因素引起免疫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导致该病的流行,故实现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快速诊断对预防和控制该病的爆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转铁结合蛋白B(TbpB)靠N端脂肪酸残基镶嵌在外膜上,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诊断抗原。尤其N端区域是是免疫活性区,即用TbpB基因全长表达蛋白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均识别蛋白的N端区。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并经过纯化的副猪嗜血杆菌TbpB N端蛋白及人工合成的特异性多肽免疫BALB/c鼠,制备得到两株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经碳化二亚胺(EDC)将纯化后单克隆抗体IgG与羧化乳胶共价偶联,并对偶联乳胶的IgG含量和偶联时间等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建立了快速检测副猪嗜血杆菌的乳胶凝集试验方法。检测148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与PCR方法相比,符合率为83.1%,且与除波氏杆菌外的临床常见菌株无交叉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此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的特点,可与PCR法互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原诊断方法在基层推广使用。上述研究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抗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检测副猪嗜血杆菌的ERIC-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与其他细菌或病毒混合感染的趋势日益明显,使我国养猪业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实现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快速诊断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成为该病的最佳控制方式。免疫接种的关键在于检测猪场内最为流行的、引起该场猪群普遍致病的血清型。目前已知的副猪嗜血杆菌有15种血清型,尚有不少临床菌株不能通过实验室相关技术进行分型,不仅如此,各血清型之间,尤其是不可分型菌株与已知的血清型菌株之间的交叉保护力不足,是商品化疫苗难以实现良好免疫效果的症结所在。相比传统的血清学分型而言,基因分型技术具有更多的优点:能区分出更多的基因型类别,弥补血清型分型数量的不足;可以参照副猪嗜血杆菌15个血清型标准菌株的PCR指纹图谱,初步确定临床分离菌株可能的血清型类别;能够监测同一猪场内部副猪嗜血杆菌菌株的流行情况;可以预测疫苗的免疫效果。本实验根据肠杆菌科细菌基因间的重复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ERIC-PCR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我国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安徽、浙江、陕西、江西、福建、广东、山东、辽宁等省2007年9月到2008年9月送检病料经16S rRNA-PCR检测为阳性的201份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进行DNA指纹的分析,并参照副猪嗜血杆菌15个血清型标准菌株的ERIC-PCR指纹图谱,初步鉴定分离菌株所属的血清型类别。实验结果表明,目前血清型5型仍为国内最为流行的血清型,约为25%;其次是血清型9型和13型,分别约为7%和5%,但是参照15个血清型标准菌株的PCR图谱不能进行分型的比例约为31%。基因分型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易于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尤其适合在猪场内部进行副猪嗜血杆菌流行情况的监测,并筛选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其他文献
有些人一提到创新,便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雄心勃勃,但真正让他拿出实际行动不创新时,又怕这怕那,畏首畏尾,左顾右盼,缩手缩脚。
近年来,健康人格教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个人的独立、平等、自由意识、乐观进取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被认为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现。教育即生活
生态优先、集约发展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核心。本文采用Super-Efficiency及Undisirable-SBM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5-2016年绿色技术创新效率(Green Technolo
本文结合广东移动智慧审计业务体系建设及实践案例,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新技术发展契机及企业数据基础,研究打造创新型的智慧审计业务体系,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Influenza B(IFB)virus belongs to the Orthomyxoviridae family and has two antigenically and genetically distinct lineages;B/Victoria/2/87-like(Victoria lineage)a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开发与保护的总纲领,其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是当前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