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 利奈唑胺为噁唑烷酮类抗生素家族中第一个上市成员,因其特有的作用模式、良好的理化性质和较强的抗菌活性,已成为目前医治由多重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所致感染的重要药物。然而,限制该药临床使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不良反应事件,尤其是血液毒性(血小板减少常见,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减少少见,但随着用药疗程的增加均有增长趋势)。相关文献报道利奈唑胺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呈浓度依赖,这提示与血药浓度可能相关;对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减少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文献报道,而针对此3种血液毒性的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少见报道。为此,开展本次相关性研究。本实验主要探讨利奈唑胺血药浓度与血液毒性的相关性以及血液毒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旨在为该药的临床安全、有效使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医疗机构“特殊管理类抗菌药物”临床规范使用和有效监管提供重要的举措。 方法: 采用单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分析某医疗机构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接受利奈唑胺治疗且根据实验设计常规监测血药浓度的住院患者,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采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含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感染部位、利奈唑胺用药情况、初次谷浓度、血生化指标等。其中,利奈唑胺血药浓度均由本院临床药学实验室采用HPLC法检测。血小板减少定义为血小板计数较基础值下降≥25%且< 125×109/L,血红蛋白下降为血红蛋白计数较基础值下降≥25%,白细胞减少为白细胞计数< 4.0×109/L。根据排除标准控制混杂因素,纳入病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利奈唑胺相关性血液毒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血药浓度间的联系。 结果: 按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有效病例145例,男性105例 (72.4%),女性40例(27.6%),年龄(66.1 ± 13.4)岁,利奈唑胺疗程12.0 (8.0-16.5)天。利奈唑胺治疗期间,发生血小板减少的52例 (35.9%),血红蛋白下降的26例 (17.9%),白细胞减少的9例(35.9%)。多因素分析显示利奈唑胺谷浓度Cmin> 8 mg/L (OR =2.854 [1.254-6.499];P= 0.012),肾小球滤过率GFR< 80 (ml/(min*1.73m2)) (OR =2.643 [1.151-6.068];P= 0.022),基础血小板PLT< 200 × 109/L (OR = 6.473 [2.876-14.567];P< 0.0001)以上三项为血小板减少的显著危险因素。血红蛋白下降的显著危险因素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0 U/L (OR = 4.129[1.345-12.678];P= 0.013)和肾小球滤过率GFR< 60 (ml/(min*1.73m2)) (OR =7.101 [2.516-20.041];P< 0.0001)。未见利奈唑胺谷浓度等观察指标对白细胞减少的发生存在显著性影响。此外,本研究发现发生血液毒性的患者在首次血药浓度监测时已具有较高的利奈唑胺谷值,且近一半的血液毒性发生在利奈唑胺治疗7天内 (血小板减少,53.8%;血红蛋白下降,50.0%)。 结论: 1、利奈唑胺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显著危险因素为谷浓度、GF R、基础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的显著危险因素为AS T和GF R;提示血液毒性与血药浓度存在密切关联,早期监测谷浓度可预测血液毒性不良反应的发生趋势; 2、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警惕血液毒性的发生,尤其是基础血小板值偏低、肝肾功能较差的患者; 3、建议条件许可的医疗机构,针对住院患者,在利奈唑胺治疗早期(7天内)即可常规监测血药浓度、全血细胞计数;通过监测结果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减少耐药发生,延长抗菌药物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