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同步机特性的统一潮流控制器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venus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可再生资源与用电负荷呈现逆向分布特征,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可有效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能远距离传输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在由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组成的“双高”电力系统中还存在着转动惯量降低和系统阻尼减小的问题。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可使电力电子设备具备传统同步机的惯性和阻尼支撑能力,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友好并网和自主运行的重要技术。本文主要针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场站并网的应用场景,围绕具备同步机特性的统一潮流控制器控制技术展开研究,从基本原理研究、稳定性研究和控制优化研究等三个方面依次展开分析和讨论,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中“低惯性”和“弱阻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实现两端交流系统解耦控制的VSG型UPFC的控制策略,为统一潮流控制器拓展了虚拟同步机功能,并消除了可再生能源场站输出波动。首先论述了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在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可行性问题,阐述了带储能的UPFC系统运行方案,分析了UPFC控制线路传输功率的机理原因,为后文设计控制策略提供理论基础。然后,设计了可实现双端交流系统解耦控制且具备VSG调节能力的统一潮流控制器控制策略以及相应的变流器控制指令分配方案:并联变流器将额定电压幅值和VSG输出相位作为控制指令,串联变流器将VSG输出电压幅值和相位作为控制指令,实现对两端不同交流系统的独立控制并模拟传统同步机并网的动静态行为。从电压支撑能力和主回路参数两方面,比较了VSG型UPFC和VSG型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的特点。搭建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并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验证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和理论分析的有效性。(2)考虑到需要分析VSG型UPFC对可再生能源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VSG型UPFC内外部耦合影响以及变流器参照坐标系不一致的VSG型UPFC阻抗建模方法,推导得到的阻抗模型可以作为后续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分析了VSG型UPFC与可再生能源场站之间的耦合关系,将可再生能源场站的输出阻抗作为并联变流器输出阻抗模型的附加阻抗,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场站与并联变流器之间的解耦。提出了考虑内部耦合影响的VSG型UPFC输出阻抗建模方法,解决了阻抗建模过程中串、并联变流器在交流系统形成的交互作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在VSG控制坐标系下的VSG型UPFC输出阻抗建模方法,并给出了将串、并联变流器转换到该坐标系下的数学方程,解决了在不同坐标系下推导串、并联变流器输出阻抗的问题。搭建实时仿真平台,分析并验证了阻抗模型的有效性。(3)针对VSG型UPFC接入电网后形成的由多个子系统和多个并网连接点组成的复杂级联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扩展到含多个子系统的系统稳定性判断方法,可用于分析VSG型UPFC、可再生能源场站以及电网等多个独立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详细分析了由全功率并网逆变器组成的可再生能源场站振荡失稳的机理,给出了一种可扩展到由多个子系统和多个并网点组成的复杂级联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方法,可用于分析由VSG型UPFC与可再生能源场站组成的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参数变化对输出阻抗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实时仿真案例和输出阻抗模型,分析了弱电网场景下VSG型UPFC对可再生能源场站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4)针对不合适的电压偏移角导致VSG型UPFC容量和运行损耗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电压偏移角的VSG型UPFC容量设计方案和运行控制策略,可以降低系统设计容量和串、并联变流器的输出功率。建立了电压偏移角和变流器输出功率以及设计容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电压偏移角对串、并联变流器输出功率和UPFC设计容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偏移角寻优的VSG型UPFC容量设计方案,可以降低VSG型UPFC的系统设计容量。提出了一种考虑容量设计参数限制的动态电压偏移角控制策略,可以降低VSG型UPFC中串、并联变流器的输出功率。搭建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图90幅,表17个,参考文献146篇。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等多业务的快速发展,高带宽、低时延的需求将导致通信行业发生一系列新的变革。其中光网络的发展将以传输承载功能为根本、超高速传送与接入为动力、全光网络的智能化为目标。本论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微结构光纤集成器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光电子器件”,重点研究了微结构光纤特性及全光纤结构器件的应用。论文针对限制型和泄漏型两类微结构光纤,对大模场面积、抗弯曲、空
学位
微波信号生成及处理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电子技术的传统微波处理技术受限于“电子瓶颈”,在宽带、高频等应用中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本文利用微波光子技术大带宽、低损耗等特性,针对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问题,结合光电振荡器(OEO)、非厄米量子力学等相关内容,对高质量微波信号生成,微波光子宽带混频和微波光子信号检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频率稳定
学位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衣、食、住的有力保障。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程度,交通安全和交通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道路交通拥堵以及由此形成的其他危害,已成为大多数城市面临的“城市病”之一,城市交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经济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通过提升当前交通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使用先进的
学位
作为获取外界环境和物理信息的一种新型技术,光纤传感在物联网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较于传统的电学传感器,光纤传感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尺寸小、耐腐蚀性、抗电磁干扰和易实现远距离和大范围测量等优势。光纤传感系统主要由传感单元和解调两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单元用于将待测物理量调制到光信号的某一特征参量上。为了获得待测物理信息,目前已发展出了多种解调方式将光学传感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强度、相位和时延上
学位
多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视频设备制造工艺的进步,采集成本日益低廉化,视频质量日益清晰化,视频多目标跟踪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原因是一方面视频多目标跟踪涉及的技术难点,如特征表达,数据关联等,不仅在多目标跟踪任务中仍未被很好的解决,在基础理论上也存在许多挑战,极大的激发了研究者们的兴趣。另一方面,作为许多高级视觉任务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应用中,视频多目标跟踪往往要面对非常复杂的场景,
学位
当今世界正处于互联网大数据繁荣发展的时代,网络上每天会产生数以亿计的多媒体数据,诸如图像、文本等。跨模态检索是多媒体数据与挖掘的重要内容,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个性化需求愈加凸显,这种个性化需求对检索结果的精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用户输入花的图片希望可以获得其精确品种。因此,细粒度跨模态检索成为最近几年研究热点。在细粒度跨模态检索任务中,用户向计算机输入一个查询对象
学位
微波光子技术作为一种面向微波、毫米波信号的新兴技术,承袭了光通信技术大带宽、高速率、低损耗的优点,同时具备可灵活重构与调谐的特性,为突破“电子瓶颈”提供了新的途径,在雷达、超宽带无线通信、传感、成像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论文结合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主要针对微波光子信号产生和处理技术中的光电振荡器(OEO)、微波光子滤波器(MPF)和微波光子传感技术,展开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取得的主
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普及,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等平台上产生了海量的文本数据。这些数据中往往蕴含着人们对相关事件、产品与服务的观点,具有某种情感倾向性。如何让机器理解文本语义,从中识别出观点所针对的目标对象,并判别其中的情感极性,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这其中,属性(Aspect)抽取及属性级情感分类,是关键任务之一。虽然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由于人类语言及情
学位
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正在加速推进“万物互联”技术构想的实现。然而,海量传感器件的能量供给问题以及配套储能器件的环境污染问题仍亟待解决。摩擦纳米发电机自2012年由王中林院士等人发明以来,其对环境机械能、风能和水能等“高熵”能源的采集效率不断提高,支撑其成为一种向分布式传感器件供电的“清洁”新能源。人机交互系统是人类接入“万物互联”网络的重要通道。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传
学位
CT图像重建是由穿过物体内部的X射线投影数据重建物体内部信息的技术,理论上被归结为Radon变换的反演。有时,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相对于角度变量的投影数据是有限的,由此产生了有限角图像重建问题。有限角图像重建被归结为有限角Radon变换的反演。代数重建是求解Radon变换离散后的线性方程组。当已知的有限角度范围较小时,有限角Radon变换的理论严重不适定性导致相应的离散线性方程组也是严重不适定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