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翼(1727-1814)扬名于清代乾隆时期,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三家的文学成就各有独到之处,而赵翼的诗论、诗歌创作与袁枚较为接近,二人共倡“性灵”。“性灵派”大行于世,主将袁枚自然居功至伟,以卓著的建树奠定了性灵派副将地位的赵翼亦功不可没,对于扫荡乾嘉诗坛泥古诗风及考据诗,使乾嘉诗独具清诗面目,作出重要贡献。赵翼虽为性灵派副将,却非袁枚的附庸,自有其卓然独立之处,这在他的诗论及诗歌创作方面都有具体表现。
赵翼在其诗论著作《瓯北诗话》中一再强调“诗本性情,当以性情为主”,阐发诗歌的抒情本质,并以此为标准品评文学史上富有代表性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也实践了自己的主张。赵翼首先从自身的社会定位——士人角度出发,抒发了一位封建社会优秀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诗人的救世之志表现在作品中,既有年轻时的意气风发、立志高远之篇,也有外放为官时的恪尽职守、造福于民之作,更有退隐后的不忘兼济、为民生多艰而歌哭之什。赵翼笔下的个人真挚之情,发自心底,丰富而浓郁,无论是亲情、友情、师生情,还是悼亡念子之情,都令人感动不已。诗人的真性情还表现为个人的自得之趣,是创作主体对大自然和个人生存状况相呼应的一种精神自足状态,具有内倾性,发之于诗则有无我之趣与有我之趣的区别,前者以情韵胜,后者则以思力深刻见长。
“诗之工拙,全在才气、心思、功夫上见”是赵翼诗论中的创作主体论之要语。赵翼评论诗人重“才气”,“才”指诗人的先天禀赋,“气”即创作主体的思想修养、气质情操等后天养成的精神因素,赵氏尤重后者。赵翼亦用“才气”一语评判诗人作品,偏重于以“气”来表述自己对受评者的整体性把握。以“才气”标准批评赵翼的诗歌创作,有如下风格:雄丽豪健、清奇壮美;精深警辟,工于用典;风趣谐俗,平易自然。
赵翼在诗歌理论批评上的突出特点是:反对“荣古虐今”,强调“争新”、“创新”,这是他的诗歌创新发展观的核心。赵翼清晰地认识到社会生活在变,诗歌自然也在变,“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而诗歌的发展是由一系列的勇于创新的诗人、作家推动向前的。因而,他研究诗人时,对有所创新者都给予较高的评价,这在他的《瓯北诗话》中有鲜明的体现。赵翼认为诗歌的创新主要有新意与新言两个方面,新意着重指内容因素,而新言则偏重形式层面。比较而言,赵氏更重新意,反对脱离内容因素的刻意求新,他所追求的理想创新状态是内容因素与形式层面的完美统一。赵翼的诗歌创新得力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扈从木兰校猎、仕宦两粤、从戎云贵……这些独特的人生体验开扩了他的视野,拓展了诗歌题材,新意自在其中。
赵翼的诗论及创作都反映出:他虽与袁枚同举“性灵”大旗,但他已开始矫正袁枚独标“性灵”所带来的偏颇,力图融“性灵”、“肌理”两说之长为一体,以纠两派之偏。赵翼的诗论较袁枚更为全面公允,诗歌创作虽略逊,然已自成一家,清诗史上自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这已为专家学者所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