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建筑--当代建筑设计的视觉文化转向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图像时代”的到来,大众艺术的蓬勃发展、大众传媒的迅速扩展、消费主义生活观的蔓延等因素,都日益将当代社会引入到文化传播与消费的新模式下。“图像”--视觉文化已经逐渐侵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替代文字成为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视觉由于其在人生理上的优越性,以及其对于当代社会“非精英文化”运作模式的广泛适应性,在当代艺术领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门类呈现出了视觉化趋势。建筑作为一种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艺术形式,一种信息密集的艺术媒介,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图像建筑”的倾向--建筑设计的视觉化,建筑设计开始由表征转向自指、由深度转向表面、由韵味转向奇观。   本文对“视觉文化”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从哲学层面提出,当代视觉文化的本质是“根本上世界变成图像”1,并从交叉学科研究的角度对已经形成的视觉文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对当代建筑设计视觉化思潮的分类阐述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建筑设计是视觉文化的传播过程。作品本身(信源)的大众化、传播通道(信道)的媒体化、大众(信宿)的消费化,这三个在现代传播模式中的重要环节所发生的变化,成为当代建筑设计转向的根本原因,正是它们直接导致了当代建筑设计的视觉文化转向。   在本文接下来的篇幅里着重就以上三个环节的变化来详细阐述建筑设计的视觉文化转向。首先,建筑师的建筑设计过程可以理解为对各类建筑信息的编码过程,从而形成传播中的“信源”环节。审美的泛化、大众艺术的盛行,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师的编码手段。他们甚至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元素来构建建筑艺术,使建筑成为生活图像的载体;其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众媒体掌控着建筑信息传播的“信道”,从静态图像到动态影像,再到当代数字化媒体,大众媒体改变着人们接受建筑信息的方式。作为这一现象的回应,建筑师将“移动影像”、“空间体验”和“数字美学”等概念引入建筑设计;最后,作为“信宿”的大众是建筑的使用者,人们受到当代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多的“消费需求”,为满足这一需求,“奇观建筑”、“震惊建筑”相继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简而言之,正是当代建筑文化的传播模式及其反馈作用直接导致了建筑设计领域出现的视觉文化转向。   针对以上分析,本文一方面肯定了建筑设计视觉化给建筑设计实践带来的新发展,并引入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设计方式进行模式研究,旨在进一步指导建筑设计实践;另一方面,本文也对“奇观城市”现象进行了讨论--建筑师是否应该身陷于视觉刺激与消费文化的囹圄之中,一味地将使用者的视觉需求最大化作为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本文对建筑设计的视觉文化研究提出了新的展望,意在讨论: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过程,建筑师如何能将建筑信息更有效地传达给使用者,建筑的视觉信息应如何进行评估等等。
其他文献
航空港是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巨系统”。航空港设计同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高度复杂性带来的高度专业性,对整体理解航空港设计却造成了的困难。本文尝
边缘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承担着城市的诸多功能。由于它位置和功能的特殊性,因此边缘空间既包含着”隔断”,又意味着“连接”。当前,由于边缘空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了
中国当代高校体育建筑的发展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其根本动力;受到上世纪末开始的,以新兴大学城的大量建设为标志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的促进;进而为世纪之交的,以北京奥运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城市历史街区在保护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有机更新已经被认可,但是城市发展和历史街区的保护还是有着一定的矛盾。同时,同样作为城市历史的城市街道,对城
对于建筑设计作品的解读通常按照一定的评判标准或者原则展开。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以其对环境的敏感性和熟练的设计技巧,运用不断重复的语汇强调并解决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
随着这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汽车产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增长,小汽车开始逐渐代替自行车走进千家万户,而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对于停车设
2008年,上海市政府开始大规模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在未来5年内(2008年~2012年),上海将累计新建、配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共2000万平方米,建设量计划达到五年中新开工住房面积总
知识经济与信息全球化时代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人们也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2008年,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和职工带薪休假规定的
本文将以上海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为对象,从城市住房规划的角度来探讨在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进一步推进的工作。.上海正处于社会保障性住房制
本文以探讨城市生态承载力支撑用地空间结构与边界为切入点,提出城市生态版图概念,重点研究城市生态版图的空间结构及其空间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以义乌与南充为对象对城市生态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