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网络社团亚文化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亚文化作为时尚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创新的推动性力量,是我国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网络时代、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青少年亚文化开始广泛地传播开来,它迅速地占领着人们的视野,也开始深刻地影响主流文化的文化抉择。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青少年亚文化也迎来了自身在当代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当代青少年亚文化不同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一个时期的青年亚文化,它是网络时代特有的,也是中国本土的不同于其他国家青年亚文化的变革。中国青少年网络社团作为中国当代青少年亚文化的“集散地”,体现出当代青少年亚文化的本质特征与风格,是研究青少年亚文化的活标本。   本文首先从辨析青少年网络社团及其亚文化的概念入手,在与其他概念辨析的过程中,理清其文化含义,找到青少年网络社团亚文化的文化身份定位。然后通过其典型形态的举例解读,实例分析青少年网络社团亚文化的具体形态。在界定清楚什么是“青少年网络社团亚文化”之后,本文进一步根据青少年网络社团的现实状况分析其在21世纪初期之后大量涌现并繁荣壮大的社会文化原因,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及其社团的影响,并重点分析网络与“独生子女”的特殊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网络的普及不仅带来了传播途径上的技术性变革,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交往方式和心理状态。网络营造了虚拟的空间和社区,使得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社会中找到真实的现实归属感,同时,它也令部分青少年深陷其中而刻意地回避现实问题。“独生子女”的特殊家庭环境,一方面使得独生子女孤独、不自由、压力大,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条件,令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活跃。   青少年网络社团亚文化是一个青年亚文化、网络文化和社团文化的集合体,而青少年亚文化始终是青少年网络社团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是其成员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据此,本文对青少年网络社团亚文化进行了美学阐释,依次从青少年网络社团的网络文化审美特性、青少年网络社团的社团文化审美特性和青少年网络社团的青少年亚文化审美特性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在探讨“网络文化”的部分,本文从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和自我展示的欲求入手,阐释其网络狂欢式的生命表达;在探讨“社团文化”的部分,本文从社团成员对外来文化的本土改造以及其社团文化的“非共享性”方面,阐释其社团文化审美特点;而在探讨“青少年亚文化审美特性”的部分,本文则侧重于解读其对正常符号秩序的篡改以及其对反叛风格的追求。最后,本文还对青少年网络社团亚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对其局限性和被商业收编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以及部分用户均安装有监测装置,收集了大量的扰动数据,因此有必要研究出实用简单的、自动的扰动分类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提出了电能质量扰动的专家概率分类
在基层采访时,记者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少了副书记,谁还敢对书记说‘不’?”记者发现,基层持这种论调的人并不在少数,有的还是担任一定领导职位的同志。对于中央通过党委“减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这门充满思想精髓、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文化智慧的学科焕发出勃勃生机。回首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有相当多的话题、相当多的争论,有教学成功的经验,
村落公共生活一直处于公共生活研究的边缘,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物质生活的提高却没有带动精神文化生活进步,作为体现村落集体文化的公
生意迅速扩大 在过去的10年多时间里,世界一级方程式F-1赛车运动已经发展成一项以10亿计数的大生意。2001年,这项世界顶级赛车运动的总营业额预计将达到70亿马克(约合33亿美
论文以苏童创作的全部小说为研究文本,主要探究其颓废叙事的表现形态、颓废书写的内外部成因、颓废审美意蕴独特的艺术把握和社会意义。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
成长小说是对个人成长经历的书写,呈现的是“那一个”成长主体的精神境遇。经历过文革的作家,通过成长小说来展现历史境遇下的个体生命形态。本文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
童话是最富有儿童文学特点的一种文体,被誉为最纯真美好的人类话语。中国童话作为世界童话的一支,有着其独特的精神魅力和艺术特色。本论文旨在以小学教科书为文本,结合教育学、
“范畴化”,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认知方式,一直是哲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科学家等关注的重要课题。亚里士多德曾基于二值逻辑创立的“经典范畴观”流传了2000多年,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上。面对新的开始,他们必然要接受一种心理挑战。如何面对这种挑战,会直接影响到人生的成败。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