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诗化小说中的伍尔夫因素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hiji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曾祺的诗化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坛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作为诗化小说圣手,他同时也十分善于吸收外来因素,因此探析其诗化创作中的异质因素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约瑟夫·T·萧的文学借鉴视角来观照汪曾祺的诗化小说与伍尔夫诗学的直接和间接关联。本文基于文本细读和影响实证研究,旨在明晰汪曾祺的诗化小说在文艺理论层面对伍尔夫诗学的接受向度,并具体考察汪曾祺在1940年代如何利用伍尔夫因素尝试诗化小说的创作,及其在1980年代如何实现伍尔夫因素的美学转化并最终形成独特的“汪味”诗化小说。
  1940年代的汪曾祺主动追求伍尔夫的文学审美,在不断仿效伍尔夫的尝试中形成了以意识流创作为底色、融散文诗于小说的带有浓郁抒情色彩的诗化小说。他在这一时期的诗化习作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一、依靠意识流手法捕捉人物万千思绪的跳跃流动,使小说在语言上呈现出高度非逻辑的诗化特质,营造出悠远朦胧的意境,并在结构上带有明显的“墙上的斑点”式的叙事中心点;二、追求小说与散文诗的体裁融合,形成故事情节散淡、抒情饱满的文体风格。
  1980年代,汪曾祺以“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身份重登文坛,回归中华文学基因库,自觉传承中国古典诗学的美学价值。《受戒》和《大淖记事》用清新质朴的风俗画卷、诗情画意的文人书写,畅谈“桃花源”理想。汪曾祺以其平淡冲融的笔调稀释了早期追求的高浓度主观抒情色彩及其朦脓诗境,化用“文气说”,形成了起止自如、行云流水的散文化结构,成功实现了对伍尔夫诗学因素的创造性转化。
  汪曾祺的诗化小说意识滥觞于伍尔夫的诗学主张,其在1940年代创作的大部分抒情浓郁的短篇都是伍尔夫式的诗化小说。在1940年代到1980年代的自我风格找寻过程中,汪曾祺在诗趣追求和创作手法上一直呈现出一种稳定的连续性。他早期在伍尔夫意识流手法中追求的诗化语言和诗意烘托,到1980年代发展为行文布局层面的散文化结构,叙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同时进行,故事情节被延宕、离散,同时其精心设计的埋伏和照应又巧妙地实现了整体结构的神聚与贯通。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对20世纪英美现代小说影响深远,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占有显赫地位。1919年,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小说月报》上,其小说观和小说作品逐渐为读者所接受。在现代文学时期,作为小说批评家,詹姆斯对小说艺术的强调与探索影响着国内作家对待小说这一体裁的态度和小说创作实践;作为小说家,他的四部小说——《四次会面》(Four Meetings,1877)、
学位
莫言在作品中描写了大量饮食现象和相关饮食场景,其充满怪诞色彩的饮食书写在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具有深刻意蕴。本论文将从生理、伦理和政治这三个维度对莫言的饮食书写展开分析。  莫言将饮食这一生理行为写得异化反常,以此展现了生存的苦难,以及苦难重压下的生命韧性与不屈灵魂,还从相反角度揭示了物质条件丰盛状态下人性的贪婪丑恶。莫言还将饮食书写深入到伦理的维度,使在异化的伦理环境中感受独特的生存观念,感受复杂
学位
20世纪80年代,黑色幽默在中国文坛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中国当代作家将黑色幽默的表达手法纳入文学创作,开辟了中国黑色幽默小说的新局面。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黑色幽默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一方面黑色幽默在中国的接受迎合读者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黑色幽默传入中国后,促进了幽默文体的转型,作家在创作中打破和谐的审美追求,突出荒诞的主题。第二章讨论中西方黑色幽默的共同诗学特质,体现中国作家对西方黑色幽默的
学位
本文将马修·阿诺德的文化思想放入英国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从经济、文学、政治制度等方面对阿诺德文化思想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重点阐述“大众”与“文化”两个核心概念的意义与发展过程;第二部分分别从文化观、文学观和国家观等方面研究阿诺德的文化思想;第三部分聚焦于“大众”、“文化”概念的相互联系,通过梳理阿诺德文化思想对后世各文化学派的影响,考察“大众文化”概念的形成、流变及影响。文章最后联系当下社会发展现
学位
词块是整体储存和使用的程式化序列,是语言的记忆单位存在大脑中的预制短语,融合了语法、语义及语境的优势,在语言输出和二语写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国内外学者对词块进行了大量研究,成就瞩目。研究发现,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词块的使用都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然而,目前对词块的研究大多以理论为主,实证研究的对象也多局限于大学生,或二语与母语学习者词块使用的
学位
二十世纪的文学评论中,形式一直是一个关键词,但却似乎从未名副其实地成为“关键”,形式的讨论始终脱离不了“内容与形式”的二元传统范畴,形式一直为内容或意义或情感服务着,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理解。如何还其以真正的意味,需跳脱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以形式为主体,探讨形式本身在文学中和在文学关系中的特殊作用,既有别于又超于内容的作用。本文拟从三个层面上来探讨文学形式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将核心放在文学形式与现
学位
托马斯·哈代和沈从文,虽然生活时代和写作题材各不相同,却有着共同的文学主题——文化空间的重构意识。在《德伯家的苔丝》与《边城》中,哈代和沈借助一个亦幻亦真的叙事空间来展开对文化空间的重构,威塞克斯和湘西分别代表着两位作家心中错综复杂的家园想象,承载着他们的文化理想。在现代性的浪潮中,面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如何通过一种文本创造阐释、协调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为文化续命,是两位作家在文化
“世界主义”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从古希腊到启蒙时代直至现在,人们对其不断阐发,如今已囊括“文化根源”、“他者”、“移情”以及“悦纳异己”等多层次的概念。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日渐紧密”却又“分歧长存”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内在矛盾,也使得“世界主义”这一概念再次活跃起来。加拿大著名小说家迈克尔?翁达杰(1943-),凭借其个人的流散经历以及多元文化生活状况,在小说创作中超越了后殖民文学中如“文明与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