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纺织特色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纺织特色高等学校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人才,对于我国建设成为纺织大国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原部属纺织特色高等学校大多下放到地方,成为教育部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此时恰值纺织工业进入不景气时期,纺织特色高等学校招生受到冲击,这两个影响因素叠加的结果是纺织特色高等学校在席卷全国的高等学校更名潮中均去掉了原来的纺织、丝绸等体现纺织特色的关键词,并提出向综合型或多科型大学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纺织特色高等学校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以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高等教育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成为摆在这些学校面前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尝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的大背景下,研究纺织特色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首先,运用国家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功能、行业特色高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等理论,在总结国内外纺织特色高等学校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和纺织特色高等学校在纺织工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其次,运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方法,以“国家科学技术奖”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高等学校与国家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纺织特色高等学校与纺织工业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与国家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之间,纺织特色高等学校与纺织工业科技创新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复次,运用随机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纺织特色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次,从纺织特色高等学校所肩负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运用SWOT方法,从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两方面,对纺织特色高等学校所而临的战略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据此提出了纺织特色高等学校在学校定位、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战略。最后,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对其“十一五”发展战略进行了实证研究。     
其他文献
为了能够更好的将信息传播出去,我们需要借助一种媒介。“新闻策划”这个名词并不是一个传统名词,它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二十年代末才出现的,特别是近几年,媒体传播领域的竞
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教学活动主要针对学校德育教育中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劳动教育等内容,对中小学生进行校外的、系统的实践教育研习拓展活动等.因此,基地除了自身的
三轮汽车用单缸柴油机存在性能一致性差的问题,同一批次发动机装车后,整车性能相差很大。本文以三轮汽车使用的1115型柴油机样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试验样机的主要零部件及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服装销售的销量和营业额每年都在增加。人们对网上购买服装类商品越来越习惯,在家里打开电脑就可以感受逛街和购物的乐趣。但是服装的合体性是阻碍消
机制兰炭作为一种新的碳素材料现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机制兰炭的生产物流系统对机制兰炭的生产加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的合理性不仅影响到机制兰炭的生产效率,也对产品的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本论文主要针对陕北某机制兰炭生产实体企业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机制兰炭生产物流系统中的控制系统和振动筛分系统进行了改进,分别对以往的控制系统和振动筛分系统进行了技术上和结构上的升级。针对控制系统采用了分级组态冗余控制
网络时代,欧美、日本等国的动漫业都走入了低迷,究其原因是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产品、网络比之漫画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刺激、更直接的感受。在这个大背景下,
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无需与被测物体接触的测量方法,可直接在数码影像上进行量测,受自然和地理条件的约束少,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被测物的空间信息,保证被测物体的状态不会发
视觉系统是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作用等同于人类的视觉感官,能为躯体控制提供大量光学信息,是机器人重要的传感系统和外界环境信息来源。双目视觉系统能够从一对共极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对宇宙空间探索的不断加深,航天器功能不断细致化。应用于通信、能源探测、气象预报等各领域的航天器相继完成设计、研制、发射等任务。近年来,一
高精度主动隔振技术是保证精密仪器获得高精度测量结果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基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申请预先研究项目”,结合相关理论,应用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精密测量仪器的主动隔振技术。本文对高精度主动隔振平台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分析和实验模态分析;设计了主动隔振系统的关键元件——致动器,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实验和分析;在深入研究广义预测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