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硫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dou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水胶比为0.3、0.4,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15%、25%和35%的高抗硫水泥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对水灰比为0.30、0.35、0.40、0.45、0.50的高抗硫硅酸盐水泥胶砂试件以及水胶比为0.4、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15%、25%和35%的高抗硫硅酸盐水泥胶砂试件进行抗硫酸盐侵蚀试验;并对不同水灰比、不同粉煤灰掺量的高抗硫水泥试件微观结构进行了观测,通过试验研究发现:(1)水灰(胶)比、粉煤灰掺量和养护龄期对高抗硫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有一定影响。同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水灰(胶)比或粉煤灰掺量降低而增大;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增长。对于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在28天以前其抗压强度较低且强度增长缓慢,但28天以后至60天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长迅速。(2)水灰比、粉煤灰掺量、养护龄期等因素对高抗硫水泥混凝土的抗蚀能力有较大影响。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可增强其抗侵蚀能力;掺入较大掺量的粉煤灰有利于提高其抗侵蚀能力。在相同浓度侵蚀溶液中,养护28天试件的抗蚀能力明显高于养护3天试件。对于养护28天试件,在硫酸根离子浓度≤10000mg/L的侵蚀溶液中,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0.4),可增强其抗侵蚀能力;在遭遇高浓度(10000mg/L~20250mg/L)硫酸盐环境水情况下,降低水胶比(≤0.4)、同时掺入较大掺量(≥25%)的粉煤灰可增强其抗侵蚀能力。(3)高抗硫水泥混凝土的抗蚀能力具有局限性。对于养护28天试件,当硫酸根离子浓度≥20250mg/L时,即使降低水灰比,也难以保证其长期抵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对于养护3天试件,当硫酸根离子浓度≥4000mg/L时,水灰比≥0.4的试件均难以长期抵抗硫酸盐溶液的侵蚀。(4)高抗硫水泥混凝土在一定浓度侵蚀溶液中的长期抗侵蚀能力,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浸泡才能显现出来。室内试验表明:在硫酸根离子浓度较高的侵蚀溶液中浸泡6个月以内时,试件大多具有较大的抗蚀系数,但是,当浸泡时间超过6个月以后,水灰比较大的试件先发生侵蚀破坏,水灰比较小的试件也陆续丧失抵抗侵蚀的能力。因此,短期的侵蚀试验难以反映高抗硫水泥混凝土的真实抗侵蚀能力。(5)微观结构观测表明,高抗硫水泥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破坏的主要类型为表层石膏结晶型破坏,侵蚀破坏的程度表现为试件表面疏松层厚度的大小,疏松层厚度越大,试件的抗蚀系数越小,侵蚀破坏的程度就越严重;随着水灰比降低或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试件表面的疏松层厚度减薄,试件内部最大孔隙的孔径减小、内部结构更加密实。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轻中度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97例轻中度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男51例,女46
<正>古往今来,战争与和平,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和平发展,也彻底改变了国际战争和世界体系的基本面貌[1]。例如,在过去五百年里,世界科
会议
有效教学起源于西方20世纪上半叶,国内有效教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从产生到现在一直都是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
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的小说因其特殊的政治背景导致通俗性作品蓬勃地发展。张爱玲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了大量反映身处浮躁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及其心理问题。用华美绚
使用计算机对销售的各个环节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提高了南昌绿洲空调设备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对销售业绩,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还方便了企业对销售运营信息的掌控,而且大
<正>不管中国的城市规划在1950年代相当程度上照搬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还是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更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这个行当总要回答三件事:即城
<正>某型大吨位叉车门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腹板、左翼板、右翼板拼焊成槽型。左翼板采用单面坡口焊接,右翼板采用双面坡口焊接,如图2所示。对该门架的技术要求如下:左、
<正>叉车蛇形行驶是指叉车直线行驶时,驾驶员虽然不转动转向盘,但转向轮仍然左、右自动摇摆,致使叉车像蛇一样曲折行驶的一种故障现象。叉车蛇形行驶,会使司机精神紧张、身心
<正>1充分认识《城乡规划法》的重大突破1.1确立了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的立法思想《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新法)与原来的《城市规划法》在名称上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一
介绍了废铅蓄电池处理现状。分别对目前国内外铅泥的处理技术——火法冶炼工艺、湿法冶炼工艺以及转化为化工产品等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