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校校园课外学习空间设计研究

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l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三创型人才需求的提出,高校课外学习空间开始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地。高校学生开始充分利用课外学习的时间提高对自我综合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对于课外学习空间或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研究地点大多选择在图书馆,除图书馆以外,校园还有很多的课外学习空间未被重视。本研究是想针对除图书馆以外的学习空间进行研究,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和环境偏好理论探究大学生现有的课外学习空间环境特征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规律,研究影响因素并提出设计策略,从而改善课外学习空间的环境,提高高校课外学习空间的使用效率。本研究以环境行为学和环境偏好理论为指导,以本校的课外学习空间作为实验地点,将课外学习空间分为自习式学习空间、室外学习空间和交流分享型学习空间三个类型。首先在论文第一个部分明晰国内外对于课外学习空间与环境行为学的现状研究,给与论文理论支撑;第二个部分整理环境行为学和环境偏好的相关理论,根据相关理论对课外学习空间和课外学习行为的定义与分类作出界定,并归纳课外学习空间的偏好要素;第三个部分开始对高校课外学习空间的场所和学生样本进行调研,收集资料,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第四个部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高校课外学习空间的设计建议及决策。本研究通过行为观察归纳出三种类型的课外学习行为,即个人静态学习、个人动态学习和群体动态学习,对应学习行为提出三种主要的课外学习空间类型,即自习式学习空间、室外学习空间和交流分享型学习空间;通过对行为数据整理和分析归纳出这三种课外学习空间的的学习行为流程;通过调查问卷归纳整理了学生在三种课外学习空间中不同的使用需求;透过量化分析方法获得影响学生课外学习空间选择、选座和学习时长的环境因素;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三种类型的课外学习空间设计策略。本研究的成果包含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和设计策略研究,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是对环境设计方法的一种创新研究的尝试。以期对高校校园课外学习空间的设计营造提供实践与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育倡导的是综合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会读、会说,更要求学生会写作,只有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才可以表达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与城市小学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结合教学的现状,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从读写结合训练着手,大力推广微型日记,鼓励学生积极写微型日记,以此来提高写作能力。
非编码RNA(ncRNA)包括微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RNA)调控心肌发育、分化、代谢、死亡和重构等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可能参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发病机制。近年来,关于ncRNA在DCM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表达谱分析、标志物筛选和作用机制等方面,本文就此做一综述。概括而言,虽然大量研究已从循环血和心肌组织中筛选出一批有潜力的差异表达ncRNA
古籍是华夏文明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古籍数字化保护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文章从高校图书馆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必要性出发,介绍了古籍数字化工作的现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对策与方法,以期推动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
文章以国内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55所高校图书馆的古籍资源开放服务现状为基础,从古籍开放服务制度、线下开放服务、线上开放服务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探索我国高校图书馆古籍资源开放服务的特点及不足,提出几点建议:完善古籍服务规章制度,解除古籍开放利用的过多限制;开展线上线下展览,“活”化古籍;加快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升古籍开发资源的普适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小汽车购买欲望和使用强度高,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交通拥堵的压力,交通拥堵已然不是一线城市的“专利”,相反部分二线城市拥堵更为严重。各大城市在交通发展不同时期,采取的交通战略不尽然相同。分析国内外交通发展较为成熟城市的交通发展战略,选取新加坡、洛杉矶和广州为对象,总结不同阶段的交通发展战略,对后发城市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掘地理标志产品潜力并将其转化为乡村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陈年友主编的《黄冈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研究》一书,对黄冈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发展现状、发展问题及原因进行了阐释,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发展对策及路径。该书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对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学位
文章从开放获取发展视角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的特点进行分析,引出数字赋能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由图书馆主导的多维联合、数据驱动服务系统结构模型,并建立开放获取机制;根据该协同机制模型,确定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的组织、揭示与整合标准,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交互作用,以及通过系统共享机制、竞合机制和协调机制,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
通过对国内外数字人文教育案例分析,归纳出数字人文教育的五大类知识点:了解数字人文的理论与学科研究方法、培养数字意识与思维、掌握数字工具与技术、管理数据信息、展示成果。以模块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和优势,结合数字人文的特点,组合知识点,构建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教育内容框架。框架包括3个层次:核心内容层、模块层和学科层,这3个层次呈包含递进关系。该框架可以作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一
目的 优化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独乙素的含量。以黄独乙素的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最佳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提取次数。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进行提取工艺的优化。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5 h,料液比(g/mL)为1∶65,优化得到的黄独乙素得率为0.377%。结论 本方法工艺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黄药子中黄独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