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应用眼针的脏腑、三焦取穴法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型患者,观察其对偏头痛肝阳上亢型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眼针的规范使用进行临床研究,拟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一条新的有价值的途径。同时用统计学的方法检测眼针治疗偏头痛的时间节点疗效,观察其即时效果和远期疗效的变化,从而科学评价眼针起效快,取穴少,操作简单,安全等特点;并在眼针的基础上配合体针,侧重观察其刺激重合作用,并评价其在改善偏头痛的综合症状和中医症状等方面的疗效优势,为今后治疗偏头痛提供有力依据。材料与方法:本临床研究的全部病例均来自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的门诊患者,并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共计90例。据随机数字表按1:1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药物组,眼针组,眼针加体针组,每组各30例。对合格受试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药物组给予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眼针组采用眼针的上焦区、肝区、肾区针刺的治疗方法;眼针加体针组采用在针刺眼针上焦区、肝区、肾区的基础上配合体针治疗。观察时间为1个月,观察三组病例在治疗前后的头痛VAS评分和头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综合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并常规监测不良反应指标。结果:1.三组病例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偏头痛分类、头痛部位等一般情况、疼痛程度分布、疼痛综合疗效积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经统计学方法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说明三组病例之间在治疗前具有可比性;2.三组在治疗后30min、1h与治疗前的VAS评分变化的比较上,药物组较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反眼针组、眼针加体针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且在30min(?)1h之间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均>0.05);三组患者在治疗后30min、1h的VAS疗效比较上,眼针组、眼针加体针组较药物组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且在30min和1h之间比较也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3.在疼痛综合积分的比较上,三组治疗后与各自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疼痛综合的积分和疗效上,三组在治疗后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4.在中医证候总积分的评定上,三组自身前后比较,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在治疗后组间两两比较,在中医证候积分和疗效上,眼针组和眼针加体针组较药物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中医证候积分上眼针加体针组较眼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5.对痉挛血管血流速度的影响上,眼针组、眼针加体针组在治疗后30min和6h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药物组在治疗后6h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0min,眼针组与眼针加体针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后6h,药物组在ACA、MCA上较眼针组、眼针加体针组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眼针组与眼针加体针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对缺血血管血流速度的影响上,眼针组、眼针加体针组在治疗后30min和6h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药物组在治疗后6h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0min,眼针组与眼针加体针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后6h,药物组在MCA、VA、BA上较眼针组、眼针加体针组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眼针组与眼针加体针组无显著差异(P>0.05);6.三组患者均无明显或严重的毒副反应,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良好。结论:1.眼针治疗起效快,具有即时镇痛作用,适用于偏头痛的急性发作,而药物治疗无即时镇痛作用。2.眼针治疗在改善头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等远期疗效上与药物治疗作用大体相当。3.眼针治疗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明显优于药物治疗,在眼针基础上配合体针有刺激重合作用,疗效更加显著。4.眼针治疗在改善偏头痛患者痉挛或缺血血管的近期疗效上明显优于药物治疗,但远期疗效上不如药物治疗。5.眼针治疗偏头痛患者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式,在偏头痛患者的预后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