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强铝合金芯铝绞线结构优化设计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阶段的输电线路普遍采用钢芯铝绞线(ACSR)作为架空输电导线,然而钢芯铝绞线在电力传输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电能损耗。新型高强铝合金芯铝绞线是由碳纳米管改性铝合金芯材与硬铝线绞制而成的新型架空导线,具备重量轻、电阻小、非磁性、弧垂小、载流量大等特性,在输电线路中应用潜力巨大。当前新型导线结构的设计方法大都是在钢芯铝绞线或传统铝合金芯铝绞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导线结构设计方法略粗糙,难以得到新型导线内外层材料分布比、绞线缠绕的最佳组合方式。由于新型导线中纳米改性芯材的特殊性,亟需针对新型高强铝合金芯铝绞线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导线的结构参数需要经过系统、全面的测算和可供参考的仿真研究,便于后期导线在架空输电导线市场上的大规模投入应用。本文研究的思路是研究架空导线的工作原理和高强铝合金芯铝绞线的结构设计原理,依据高强铝合金芯铝绞线芯材部分和铝材部分的物理性能,通过理论计算、数值优化等方法,测算优化后表征导线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结构参数,通过多物理场仿真的方式验证在110k V典型输电线路工况下,应用该新型导线的实用性和优越性。首先,本文分析了导线主要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计算方法,获得标准工况下导线性能和各结构参数之间的数理约束关系,可作为导线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依据,为后续优化模型的搭建奠定了良好的数值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导线增容、节能、经济的三重需求,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方法的超高强铝合金芯铝绞线结构优化模型,对模型的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及约束条件进行定义,设计了以规格号为分类标准和以总截面积为分类标准的两种优化方案,并利用NSGA-II算法对两方案中的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分别得到五组有效解集,充分说明了本文所采用的优化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力学仿真和电磁学仿真的方式验证在110k V典型输电线路工况下,参数优化后的新型导线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证明了本文中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给输电线路设计人员和导线研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电力线通信技术以其接入成本低、组网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力线网络遍及城乡、直达用户,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有线网络,将其用作信息传输将具有先天的巨大优势。但与此同时,由于电力线网络架设的初衷是为了传输电能,将其用作信号传输,虽然具有显著的便捷性和经济性,但也伴随着多径、衰落、信道噪声等复杂的信道干扰因素影响系统的正常通信。因此,目前在宽带电力线通信领域普遍通过引入
随着直流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提高,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带来的一系列电磁问题日益严重。电晕放电的起晕电压是电晕放电的一项重要参数,对于导线选型,抑制各种电晕放电产生的电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湿度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对不同湿度条件下的电晕放电参数和起晕电压进行研究至关重要。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大,空气中水分子的含量将随之增大。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并且会与电子发生复杂的碰撞反应,会
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侧为环境保护、资源有限问题的解决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配电网的灵活性。随之配电网的复杂性也得到了增强。风电和光伏为分布式能源的一种,其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给配电网的运行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研究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的优化策略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论文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计及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配电网优化运行策略研究体系,系统深入研究了各关键技术,即基于场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对高污染化石能源的清洁替代,是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研究重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the 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应运而生。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以可再生能源消纳为核心、以多种能源网络协同互补为手段的区域能源网络,通过系统内多主体协同作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的数量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在海量的遥感图像库中如何快速检索出感兴趣的图像已经变成了一个研究热点。近些年深度学习的广泛应用,使得基于内容的遥感图像越来越成熟,尤其是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进行遥感图像检索,检索结果表现较为优异。然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图像特征表示具有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卷积层特征包含丰富的细节信息,而全连接层特征则包含抽象的语义信息。因此,如何同
随着电能使用范围的扩大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配电网中涌入了大量的冲击、非线性负载及不平衡负荷,同时新的发电方式与储能方式、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新型控制方式的发展与推广使用,使大量非线性设备接入电网,这些设备与负荷在给电网带来谐波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其他的电能质量问题。随着我国工业科技现代化快速发展,因电能质量造成的损失问题日益严峻。另一方面包括金融、通信、数据中心、半导体、精密加工、电子和现代服务企
地图生产包括地图设计、地图编绘和地图输出各个阶段,地图设计是地图生产中的核心环节。常用地图设计平台有GIS软件和制图软件两类,两类软件都不是基于专业地图设计与制图知识的软件系统,存在制图表达效果差或地图设计与制作效率低的问题,有必要对专业的地图设计环境构建方法进行研究。现有制图工艺中数据到自动制图之间缺乏可视化的设计环境,地图设计通常采用信息化的语言描述和流程化的配置工具,设计人员无法对设计结果进
地图上表示统计信息,一般采用图形符号分级和色彩分级两种符号化方法,来表达制图对象的数量特征。其中图形符号分级以点状符号的尺寸分级为主,色彩分级以面状色彩的颜色亮度和饱和度形成的色级分级为主。在设计过程中,两种分级表达方法需重点关注最小一级符号尺寸或颜色值,及各级之间的级差——符号的明辨系数或颜色色差,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变量和应用环境等影响因素。本文针对纸质地图统计信息分级符号化表达中的图形符号分级
供热机组的电-热制约关系和“以热定电”模式显著降低了其调峰能力,导致我国“三北”地区弃风问题十分严重。与此同时,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具有强大的储热能力,能够实现热电解耦,提升系统消纳风电的水平。本文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资助下,以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热电联合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充分挖掘集中供热系统的储热特性,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打破“以热定电”刚性约束,实现热电解耦进而促进风电消纳的方案;围绕供热系统模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地图集编制出版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出版了大量的各式地图集。然而,这些地图集较强调制图区域的特色,除去数据基础和编制技术等原因,地图集内容体系表现出显著差异。目前,针对关于地图集内容结构特征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一个可供参考和评价的体系结构标准。通常而言,相同类型的地图集在内容组织结构方面的核心内容相对稳定,该部分可以看作是地图集在内容体系方面的频繁模式。梳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