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语文学翻译研究阶段、结构主义研究阶段及解构主义阶段,俨然翻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然而,在尤根·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思想的指导下,翻译研究已发生“语用学转向”,旨在“回归生活世界”,趋向一种既以语言为本体而又不囿于外部因素的开放式研究。翻译研究归根到底是语言问题的本体研究,因此,翻译学亟需一个“跨学科”的多元语言学理论框架支撑。综观中西翻译史,翻译缺乏统一有效的理论,大多数研究只是讨论翻译标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待提高。显然,追求一个科学有效的理论模式日益重要。优选论(OT)作为20世纪90年代语音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方法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一直备受关注,其应用领域已涉及句法学、语义学及语用学,国外也有学者(Richard Mansell)将其应用到诗歌翻译。关联论(RT)作为20世纪90年代认知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尽管它的初始目的不是研究翻译,但其对于言语交际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格特(Ernst August Gutt)将其进行研究翻译,提出关联翻译理论。基于这两大理论又囿于自身的局限及不足,OT过于追求制约条件的客观化,导致最终输出结果未必符合最优选项;RT而又过于主观化,很难决定关联程度。国内学者杨子尝试性地结合两大理论,构建关联优选推理模式(ROIM)以其解释言语交际,证明ORT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该研究基于以下目标:以实用主义为理论指导,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阐释性翻译模式,即“ORT翻译模式”。本文的出发点如下:1)现有翻译理论缺乏有效的解释力;2)实用主义的哲学框架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特别是尤根·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思想的指导下,给予了翻译研究新的启发;3)多学科的界面研究新趋势给我们新的指导方向,借助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是日后科学研究的大势所在。本文在已有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ORT翻译模式,将两大语言学理论——优选及关联论的优势有机整合起来,为语用翻译学开辟一个新的理论途径,提供一个微观和宏观的研究视角。本文首先总结了西方翻译史的发展,并强调“语用学转向”这一趋势。第2章综述目前国内外主要的语用翻译学现状,并提出ORT模式作为统一解释力的迫切需求。第3章首先介绍了优选论和关联论的主要内容,回顾以往将两大理论整合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ORT翻译模式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进而整合自己的优选–关联翻译模式。第4章是ORT模式的应用,采用商标翻译作为案例分析以证明ORT模式的可操作性。最后一章为本研究的理论总结,提出自己对两大理论整合的发现、启示及不足之处以供日后研究参考。本研究的重点是采用问题驱动及理论驱动的定性研究方法,构建一个更全面更有解释力的翻译生成和评估模式,并考虑译者与受者对最佳翻译的双向优选性。ORT模式分为生成机制(GEN)和评估机制(EVAL),生成机制是由复杂的认知系统在不同认知语境产出翻译候选项,然后进入由阶乘等级制约条件(constraints)构成的评估机制,经过语境假设的检验,共同满足译语受众者的关联期待(ER),输出最佳翻译,同时翻译解读完成。构建ORT模式是基于以下三个假设:1)翻译的优选过程,原文的输入定会产出些翻译候选项,然后由等级制约条件(忠实性条件和标志性条件)评估出最优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最优翻译必是满足受众关联期待的最佳翻译;2)翻译不仅是个优选过程,而且是个寻求最佳关联、明示–推理的过程。佳联翻译可能存在于优选过程中;3)优选理论的较高客观性、静态特征刚好与关联理论的主观性强、动态特征互补,在方法论上可以建构更具可操作性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