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首糜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n131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麋鹿(Elaphunis davidianus)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引入物种,我国已建立江苏大丰和湖北石首两个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对其进行针对性保护。开展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对促进麋鹿的科学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宏观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集成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的概念;构建了麋鹿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于2013年7月、10月、12月和2014年1月、3月,对发情期、越冬期和产仔期的麋鹿种群及其生境开展实地调查,从生态有效性、管理有效性和人为影响三方面对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长江南岸三合垸进行了综合的保护成效示范评估,得出以下结论:
  1、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基于自然保护区内目标物种或类群保护的动态评估,包括生态有效性评估、管理有效性评估和人为影响评估三个方面。利用现有的监测数据结合3S技术分析,是未来评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主要方法。
  2、麋鹿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因素层、指标层三个层次。指标选择遵循具代表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目标层主要包括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有效性评估(60分)、管理有效性评估(40分)和赋分区(-10~+5分)三个部分。生态有效性评估选择代表性、适宜性、多样性、稀有性、完整性五个方面作为因素层,以麋鹿种群及其生境动态变化为主,结合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方面的变化综合评估;管理有效性评估注重目标种群和生境管理、资源监测、野外巡护等管理行动评估;赋分区主要针对人类活动对麋鹿种群及保护区内资源影响的评估。评估时间尺度为10年。保护成效总分值=生态有效性分值×60%+管理有效性分值×40%+赋分值,评估结果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生态有效性或管理有效性评估结果任意一个为差则保护成效为差。
  3、采用“前-后-控制-影响”评估方法对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等方式获取各项指标评估值,对近10年前后资料、数据的动态变化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保护成效结果。在对每个指标分析时,若因数据缺乏导致评估结果无法确定,则选择最差项d。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最终评估分值为85.24分,保护成效良好。其中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评分75.60分,三合垸综合分值加权成附加分9.64分。保护区生态有效性分值为76分,管理有效性分值为75分,评估等级都为良,赋分区0分。三合垸保护成效评估评分32.60分,其中生态有效性和管理有效性分值分别为37分和26分,赋分区-6分,评估等级都为差。
  4、近10年保护区麋鹿种群数量保持增长趋势,物种丰富度明显增加,生境良好,保持完整,自然状态下食物、水和隐蔽环境资源基本能满足麋鹿种群所需,生境对麋鹿的生存比较适宜。但保护区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较少,自身科研能力有待加强,近15年未开展过本底资源综合考察及对生境的监测活动,并且对麋鹿的相关信息未及时整理和更新。缓冲区管理权属暂未落实,核心区内存在出租部分土地用于发展渔业和杨树林种植等不合理现象;三合垸人为干扰太大,对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生存发展造成了威胁。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报纸
期刊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