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ing Double Fetters-A Study of Black Male Characters in Toni Morrison's Sula and Song of So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颁给一位非洲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她关注黑人民族的命运,在作品中揭露了黑人民族在种族主义依然存在的美国社会里的不幸遭遇;她关注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的悲残命运。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她的作品就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专家、学者们以女性主义、黑人文化、种族歧视、写作技巧等作为切入点,对其作品进行分析研究,阐述观点。然而,对其作品中的黑人男性形象进行梳理的很少。作家并不是不重视男性形象,相反,作家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男性人物更为突出”。莫里森认为,一个黑人男性的真正成长标志是他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自己种族的女性。
  鉴于此,笔者分别分析了莫里森的两部小说《秀拉》和《所罗门之歌》中的几位主要男性形象来阐释莫里森对黑人男性的希冀。
  首先,通过对《秀拉》中裘德、阿贾克斯和夏德拉克三位男性人物在秀拉的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分析,读者可以看出莫里森真心希望黑人男性能够摒弃长久以来存在的对黑人女性的性别压迫,而和她们建立一种平衡和谐的两性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双方才能共同对抗种族歧视这个造成他们困境的主要根源。这也是莫里森通过小说《秀拉》所要表达的自己对黑人民族的主要愿望。
  通过解读《所罗门之歌》中梅肯戴德的扭曲价值观与人生观和处于中产阶级的青年黑人“奶人”的成长过程,读者可以了解当前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下仍然充斥着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意识,美国黑人正遭受着痛苦、迷惘、混乱和无知的状态。解读小说有助于现代社会中迷惘的黑人能够寻找回自己的黑人身份,认识到黑人真正的成长是对于自己民族历史的认识,对于非洲文化的继承。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其作品,尤其是早期的剧作,为他赢得了几乎与尤金·奥尼尔同等的声誉。同时,他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如《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等,至今仍在许多国家的舞台上演。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国外评论界对威廉斯及其作品的研究从未停止过,这足以证明其作品的永恒魅力。相较之下,国内对威廉斯的研究却相对滞后。首先,国内研究
学位
报纸
托尼·库什纳(1956-)是当代美国剧坛备受瞩目的一位剧作家,他主张戏剧除艺术性以外的社会性与政治性,剧作常常流露出先锋的政治历史观。库什纳擅长将现实与虚幻结合,剧作往往既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又具有令人叹服的想象力。作为一名同性恋者和犹太裔美国人,库什纳十分关注边缘群体在当代美国社会中的生存状况,对历史与现实的紧密关注也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之一。  本文选取库什纳早期作品《一间叫做白昼的明亮房间》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