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及其与不同类型AMD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ee_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nhanced-Depth Imaging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 SD-OCT)测量及比较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isease,AMD)患者和健康人群后极部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及变化规律,并研究及比较两者后极部脉络膜厚度的分布特点。探索脉络膜整体及其不同区域的脉络膜厚度改变以及脉络膜厚度的变化与AMD不同亚型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脉络膜血管供应状况及厚度变化在AMD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AMD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1.临床对照研究,共收集了20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27只眼为病例组,19例年龄和屈光度与AMD患者接近的正常人的22只眼为对照组。将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划分为四个年龄段,即60岁及以下、61-70岁、71-80岁、81岁及以上。参照全国眼底病研究协作组于1986年制订的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标准,将病例组划分为干性 AMD组(共16只眼)和湿性 AMD组(共11只眼)。  2.实验设计参数包括详细询问患者临床眼科学病史、裂隙灯检查、眼压测定、屈光检查及眼底检查。脉络膜的检查在瞳孔散大后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深度增强成像技术完成。脉络膜厚度的测量范围前界为外侧高反射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Bruch膜界面,后界为脉络膜巩膜分界线,分界线的划分均由同一检查者手动操作完成。我们的研究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水平线为准,上下等距离各选取4条线,共9条线,每条线上我们根据等距离测量标尺选取11个点进行测量。将上方3条线所组成的区域定义为本研究的上方,中间3条线所组成的区域定义为本研究的水平方向黄斑区,下方3条线所组成的区域定义为本研究的下方,将每条线上鼻侧的4个点所组成的区域定义为鼻侧,每条线上中间3个点所组成的区域定义为垂直方向黄斑区,每条线上颞侧4个点所组成的区域定义为颞侧。  3.运用统计学方法,控制年龄和性别因素后,统计分析AMD患者和健康人群后极部不同区域的脉络膜厚度分布特点,以找出两者后极部不同区域脉络膜厚度的分布规律有无差异。  4.通过比较整体及不同年龄阶段 AMD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平均脉络膜厚度变化来了解两组之间脉络膜厚度是否具有明显差异,以理解 AMD患者整体及不同年龄段脉络膜厚度的变化规律  5.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后,分别统计分析六个不同区域AMD患者与正常人群之间平均脉络膜厚度的差异,以了解 AMD患者不同区域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情况。  6.统计分析干性AMD、湿性AMD及健康人群之间的平均脉络膜厚度的差异,以了解干、湿性AMD患者脉络膜厚度变化的不同。  所有数据均运用SAS软件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ulti 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正常对照组和AMD病例组后极部脉络膜厚度分布特点  1.1正常对照组后极部不同区域的平均脉络膜厚度及其差异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鼻侧、垂直方向黄斑区、颞侧、上方、水平方向黄斑区、下方六个区域的平均脉络膜厚度,其厚度分别为143.57±75.22um、185.90±79.95um、176.60±68.73um、178.61±79.96um、172.95±81.43um、149.82±63.70um。比较鼻侧、垂直方向黄斑区、颞侧三个区域的平均脉络膜厚度,垂直方向黄斑区平均脉络膜厚度最厚,鼻侧平均脉络膜厚度与垂直方向黄斑区及颞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垂直方向黄斑区平均脉络膜厚度与颞侧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11<0.05)。比较上方、水平方向黄斑区和下方三个区域的平均脉络膜厚度,上方平均脉络膜厚度与水平方向黄斑区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650>0.05),而上方平均脉络膜厚度与下方比较、水平方向黄斑区平均脉络膜厚度与下方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01)  1.2 AMD病例组后极部不同区域的平均脉络膜厚度及其差异比较结果  AMD病例组鼻侧、垂直方向黄斑区、颞侧、上方、水平方向黄斑区、下方六个区域的平均脉络膜厚度分别为118.95±66.54um、151.96±67.69um、139.30±53.30um、145.97±68.00um、136.84±62.08um、123.25±58.96um;用多元线性回过模型控制年龄和性别因素后,鼻侧、垂直方向黄斑区、颞侧三个区域的平均脉络膜厚度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1),垂直方向黄斑区最厚,鼻侧最薄,上方平均脉络膜厚度与水平方向黄斑区平均脉络膜厚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3<0.05),上方平均脉络膜厚度与比下方平均脉络膜厚度相比差异显著(P<0.0001),同样,水平方向黄斑区平均脉络膜厚度与下方平均脉络膜厚度相比较差异显著(P<0.0001)。  2.AMD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后极部平均脉络膜厚度比较结果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平均脉络膜厚度为135.35±63.78um,而正常对照组平均脉络膜厚度为167.12±76.45um,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年龄和性别因素后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AMD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在不同年龄段后极部平均脉络膜厚度的差异比较结果  AMD病例组60岁及以下、61至70岁、71-80岁、81岁及以上四个年龄段平均脉络膜厚度分别为141.98±30.31um、161.38±78.60um、149.22±50.64um、91.16±36.94um。正常对照组60岁及以下、61至70岁、71-80岁、81岁及以上四个年龄段平均脉络膜厚度分别为207.88±96.38um、170.50±63.08um、86.25±23.83um、126.27±55.36um。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性别因素后,不同年龄组中,除71-80岁年龄段AMD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2870>0.05)之外,其余三个年龄段AMD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4.AMD病例组在后极部不同区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平均脉络膜厚度变化的结果。  运用统计学方法控制年龄和性别因素后,比较了病例组和对照组在鼻侧、垂直方向黄斑区、颞侧、上方、水平方向黄斑区、下方这六个区域的差异,在鼻侧区域、垂直方向黄斑区、上方、下方四个区域,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平均脉络膜厚度差异不明显(P>0.05),在颞侧区域,两组之间平均脉络膜厚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1),在水平方向黄斑区域,两组之间平均脉络膜厚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6<0.01)。  5..干性AMD组、湿性AMD组和对照组三组之间平均脉络膜厚度比较结果  干性AMD平均脉络膜厚度为127.99±55.08um,湿性AMD平均脉络膜厚度为146.06±73.37um,对照组平均脉络膜厚度为167.12±76.45um,控制年龄和性别因素后,三组之间进行比较,干性AMD组比正常对照组的平均脉络膜厚度要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1),而湿性AMD组与正常对照组、湿性AMD与干性AMD相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健康人在鼻侧、垂直方向黄斑区和颞侧的统计结果表明,垂直方向黄斑区平均脉络膜厚度最厚,往鼻侧、颞侧变薄,鼻侧最薄,在上方、水平方向黄斑区和下方这三个区域,下方最薄,上方与水平方向平均脉络膜厚度无差异  2.AMD患者在鼻侧、垂直方向黄斑区和颞侧三个区域垂直方向黄斑区平均脉络膜厚度最厚,往两侧变薄,鼻侧最薄;在上方、水平方向黄斑区和下方三个区域,上方最厚,下方最薄。  3.AMD患者后极部平均脉络膜厚度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相比变薄。  4.在不同年龄段分组中,除71-80岁年龄段AMD患者与健康人平均脉络膜厚度比较无意义之外,其余三个年龄段 AMD患者比健康人平均脉络膜厚度更薄。  5.AMD患者主要在颞侧区域和水平方向黄斑区域变薄使其比年龄相匹配正常人的脉络膜更薄。其它区域脉络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干性 AMD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脉络膜厚度变薄,湿性 AMD患者与干性AMD患者、湿性AMD与健康人相比脉络膜厚度无差异。
其他文献
恶性肿瘤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治愈恶性肿瘤的关键,传统的手术、放疗及化疗因特异性差而疗效欠佳。随着纳米生物医药科技的发展,纳米医学成为肿瘤早期诊断和
目的:研究大鼠脑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的表达与癫痫免疫学发病机制的关系。 方法:用美解眠制作急性癫痫模型。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伊文思蓝
使用Gaussian 03软件研究了以苯丙氨酸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三氟乙酸为助溶剂的分子印迹预组装体系。通过计算机模拟考察了功能单体浓
目的研究中国人Wilson病ATP7B基因突变的热点,探讨ATP7B基因诊断的方法和意义,以及Wilson病患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目的 观察局部围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87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30例,采用面部围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1组29
目的:  检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L-23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间的潜在联系,研究舌鳞癌细胞系SCC9和CAL27在IL-23处理前后抗凋亡及耐药能力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2
粒子方法作为一种直观而常见的模拟方法,已在化工、材料、生物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粒子方法前处理过程的实际需求,利用开源项目BRLCAD的相关功能,设计实现粒子方法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