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1227000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私权在美国等国家中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被加以严格保护。而在中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对于隐私权认识的程度和立法意识还有很大欠缺。对于公众人物的概念尚存在分歧,更谈不上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和保护的问题。因此,本文拟对隐私权及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的基本概念,主体客体特征及学界关于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保护的理论进行分析,以公共利益为基本原则,具体从实践上对于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与限制的标准进行界定,从而对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提出相关的立法、司法建议,旨在对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制度的建构和完善有所帮助。论文在对基本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采取逐步深入的分析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除引言和结语之外,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隐私权概论。通过对隐私及隐私权概念的分析比较,认为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而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的主体是生存的自然人,法人和死者不能成为隐私权的主体。隐私权的内容为隐私保密权和隐私支配权。第二部分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公众人物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广为人知、具有相当高的社会知名度的社会成员。将公众人物区分为政治性公众人物和其他社会公众人物。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公众人物的标准是他在一定区域内被社会大众的关注程度和熟悉程度。公众人物与一般自然人相比,其隐私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与公共利益的密切联系性、知情权与隐私权冲突的必然性、与个人利益的冲突性的特征。第三部分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对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限制的原则为公共利益原则、公众合理兴趣原则、利益衡量原则和事业相关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应将上述几种原则结合起来。以公共利益原则为核心,以公众合理兴趣原则为重点,以利益衡量原则、事业相关原则为辅助进行整体性考虑。按照将公众人物分为政治性公众人物和社会公众人物的分类方法,在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上,应采取区别对待的态度。第四部分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首先分析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指出保护的内容,即被侵犯的内容是对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纯粹的私人生活安定的侵犯,对公众人物私人空间的侵害,对公众人物与社会或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的披露。第五部分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现状及立法建议。分析中国法律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发现存在立法缺位、立法水平滞后等问题。提出隐私权保护立法体系构建的建议,即采用直接保护方式,健全隐私权保护法律体系,制定完善各专门法,对公众人物隐私权要做出限制性、保护性及层次性规定,划定核心保护范围等。
其他文献
在总结互联网信息分类特点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农业信息分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互联网农业信息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1919年创立于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完全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在教学中重新审视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通过包豪斯对设计教育的探索,我们了解到艺术与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运用其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准确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等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侵权责任界定不能依赖于委托治理模式、托管运营模式、集中治理模式、分散治理模式等类型表达,应从明确排污企业与治污企业间的基础关系展开。以治污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没有对自然资源、环境进行核算,从而导致了GDP偏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江苏省为例,建立了江苏省2000~2005年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结果
很多伽玛射线暴应当是产生于极端相对论性的喷流.关于喷流,绝大多数的讨论都是围绕锥状喷流展开.然而有观测发现,一些天体中的喷流在很长距离上始终保持着几乎不变的截面积,
对我国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相关课程教学状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园林植物保护相关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提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贿选现象也有愈演愈烈之势,并且成为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普遍难题,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所谓贿选,即贿赂选举,通常
目的:探讨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及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水平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一、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研究新型淋巴管内皮标记物D2-40在60例甲
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是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经验上的总结,即具有学术价值,又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笔者结合企业发展的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