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的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研究文学作品离不开对作家思想的探讨。《儒林外史》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被誉为“思想家的小说”,因而对其作者吴敬梓思想的研究也就成为《儒林外史》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吴敬梓的思想是丰富而复杂的,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时代思潮的浸染,这种复杂性在吴敬梓的生活和他的文学创作中都有较为明显的体现。本文从研究吴敬梓的思想入手,首先分析了在吴敬梓的思想中占主要地位的三个因素,即传统儒家思想、魏晋六朝风尚和明清实学思潮对他的影响。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以“礼”“仁”为核心,以“忠”“恕”“孝”“悌”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对吴敬梓人生观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魏晋六朝士人放达不羁,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与吴敬梓豪爽的性格不谋而合,因而对吴敬梓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身处思想活跃的朝代更迭之际,时代思潮的浸染也不可避免,明末清初“倡真反伪,崇实黜虚”的实学思潮对吴敬梓思想的形成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三种思想杂糅在一起,使吴敬梓的思想体系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特征,这种复杂性表现为,从整体上看,吴敬梓的人生价值取向是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但是在出世与入世的选择以及对待功名的态度等问题上,他的思想又明显存在着矛盾乃至对立的特征。吴敬梓思想的这种丰富而复杂的特征对《儒林外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儒林外史》中既有讲究忠恕孝悌、信奉礼乐仁政的真儒名贤,又有崇尚逍遥自在,性情放达不羁的名士隐者,还有追求礼乐兵农,提倡实学实用的下层官吏;在作者的感情倾向方面,既有对正面人物的褒奖赞扬,又有对反面人物的讽刺批判。与此同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还流露出对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向往,这些理想的人格范型既有儒家积极入世的一面,又有道家洒脱自然的一面;这个理想社会,既包括他理想的社会风气、社会秩序,又包括他理想的社会制度,但这些理想人格和这个理想社会都因为缺乏现实基础而显得比较苍白和空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