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出版社作为大学下属的二级事业单位存在。十六大以后,大学出版社由体制内改革转向改制。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在2009年年底之前所有大学出版社一律改制为企业。客观地讲,国家对大学出版社改制的决心和力度很大,但截至2009年年底大学出版社改制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大学出版社在改制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就导致了改制瓶颈的出现。本文围绕大学出版社改制这一热门话题,深入剖析了改制的瓶颈问题,并提出了突破瓶颈的建议。改制,对大学出版社而言,并不意味着要被动地等待制度的安排,而是要认真地研究国家相关政策,掌握正确的改制思路,积极应对改制以谋求更好地发展。这就是本文选题的意义。大学出版社共有四种形式,本文的研究对象专指“大学下属的大学出版社”这种形式。大学出版社的改革以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为分界,之前侧重于体制内的改革,之后侧重于改制。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大学出版社转企的必要性,正面肯定了大学出版社改制的意义。本文对大学出版社改制的内涵进行了阐释。改制意味着大学出版社要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改制的立足点”这一命题,大学出版社改制应以大学出版社的使命为立足点。将大学出版社个体改制后能否更好地履行自身使命作为衡量其改制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大学出版社改制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导致了改制瓶颈的出现。改制的瓶颈问题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权问题、校社关系问题、人员安置问题。具体来说,本次改制并没有触及大学出版社的产权归属,改制前后大学出版社坚持的都是国有单一产权。这对于那些原本企业化运作良好、急于吸纳资金做大做强的出版社来说是种遗憾。改制后,大学出版社转制为企业。大学出版社应服务于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转为企业的大学出版社会表现出逐利的价值取向,偏离原来的运行轨道,出版社与所属大学的关系出现疏离倾向。“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性人事策略使得部分资深编辑为了保住原事业编制的福利待遇而选择提前离岗或退休,造成出版社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断层。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大学出版社改制的瓶颈,着重提出了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发展战略,即立足企业定位,突破改制瓶颈。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关于产权单一的问题还有待于国家未来的政策调整,这个问题的解决还需假以时日。对大学出版社改制后发展战略具体建议包括:依托大学资源,致力于教育出版;面向市场,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品牌,树立整合营销理念;节约成本,加强经济核算。最后本文总结了大学出版社强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成功经验,为大学出版社突破改制瓶颈提供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