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饮病学说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henrych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痰饮”统为一名,实有痰病、饮病之异。早在隋朝《诸病源候论》就认识到痰、饮为不同疾病。历代医家对其认识研究各有偏重。《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所论述的重点是饮病。《金匮要略》论述饮病的内容对中医饮病学说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继承了《黄帝内经》关于饮病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理论,以及《汤液经法》和《神农本草经》的遣方用药理论,形成理、法、方、药具全的饮病论治体系,为临床饮病辨治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后世对饮病学说的发展主要在于诊疗方法的丰富。宋以来痰饮概念泛化,许多医家对饮病认识模糊;痰饮鉴别虽有探讨,但未被广泛接受。 饮病有自身独立的因、机、证、治。饮邪发病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受运气影响。论文从六气病机、脏腑病机、经络病机、气血津液病机四个方面总结饮病发病机理。设形体、姿态、面色、面容、皮肤、感觉异常、声音、神志异常、分泌排泄、舌象脉象等项目整理饮病临床表现。以痰、悬、溢、支四饮为主证,分寒热;饮犯五脏为兼证、变证,分虚实的方式演绎饮病辨证。饮病有发病急迫,病情严重;病证多样,形式不一:外因引触,伏饮内应;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 《金匮要略》确立了饮病治则和治疗大法,指出痰饮病总治则为“当以温药和之”。仲景认为温化和中是治饮之本;饮郁日久虽可化热,但仍是本寒标热,荡去其饮则热无所附。饮为有形实邪,邪不去则正不安,治疗以祛邪为先,仲景祛饮之法有解表蠲饮法、温阳化饮法、利水除饮法、泻水逐饮法、扶正散饮法。后世基本沿袭仲景之说,理论上没太大突破。后世进展主要在化裁治饮方剂、使用针灸、导引、食疗等新手段丰富饮病疗法。 《金匮要略》饮病用药性味特点以甘平、辛温为主,但非全然使用温药,而根据脏腑偏性分别合以辛平、苦寒、酸温、苦温、甘温、甘寒、辛寒等众多性味。《金匮要略》饮病方剂选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茯苓、甘草、桂枝和姜(生姜和干姜合计),组成了“温阳利水、健中消饮、恢复气化”的阵势。全部选药中《神农本草经》上品药占多数。其整体趋势属于“和”法,“攻”与“养”之间,以“调养”为主。药物配伍,针对肺、脾、肾,分上、中、下三焦而设。 本课题旨在为《金匮要略》饮病学说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使散在众多医著中的古代饮病学说系统化、清晰化。经研究初步整理出古代痰、饮鉴别的论述,简要总结了二者关系。这对痰饮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想必会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时代,与网络游戏伴生的虚拟财产规模迅速扩大,交易十分普遍,网络黑客也随之大行其道,严重威胁了网络用户的虚拟财产安全。在此背景下,国内部分保险公司与网游商家合
氟硼酸铍(Be2(BO3)F,简写为BBF),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该化合物含有BO3平面三角形基团。BeO3F四面体与BO3基团连接形成六元环,通过Be-F-Be将层与层之间交叉联结起来。理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的农业保险制度,并就通过借鉴日本农业保险制度来解决我国信贷支农瓶颈问题和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等作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古老的蒙古高原,绵延千里,历史上曾是北方游牧部落生息繁衍之地。不少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发展、崛起,登上历史的舞台。几千年来,他们逐水草而居,游牧在广袤的大草原上,积淀了古
本文从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路线入手,研究了葡萄采收、酒精发酵、下胶澄清等主要生产工艺环节与红葡萄酒稳定性的关系,并获得最有效的工艺技术,在短时间内提高红葡萄酒的稳定
世界面临七大生态环境问题近些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己构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威胁,具体表现大体有以下七个方面:①酸雨。酸雨是指含有高浓度硫酸和硝酸的降雨和降雪、霰和雹。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有关专家从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政策体制改革、教师教育、师范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在职教师培训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对教师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旅游规划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和创新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基于学科交融、古今贯通和中西互鉴的大融合是旅游规划创新的必然方向。旅游规划应该
企业并购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并购活动可以使得并购企业取得规模经济和降低经营风险。同时,可以推动社会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本文首先对中美英三国关于锅炉钢架柱脚底板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中国和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的柱脚底板计算的依据是弹性理论,并采取了区格模式分析,从而使得计算的底板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