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层裸支架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du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常累及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等重要分支动脉,外科手术难度大,目前仍没有公认的标准术式。传统开放手术需要联合开胸开腹,阻断并重建内脏动脉血供,手术创伤大,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开窗、分支型支架以及烟囱技术等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减少了内脏缺血及脊髓并发症。但面临定制周期长、术中需要使用大剂量造影剂、内漏并发症高及手术费用大等劣势。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尝试应用多层裸支架技术治疗累及重要分支动脉的复杂动脉瘤。初期结果,令人鼓舞。然而中长期临床随访发现有动脉瘤破裂及重要分支堵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目的探讨新型多层裸支架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临床可行性。本研究从血液动力学基本原理入手,并根据前期研究结果(裸支架孔隙率、渗透性)对裸支架血液动力学效应的影响,结合目前临床应用裸支架的缺点自主研发设计应用于胸腹主动脉瘤的新型裸支架腔内移植物。随后通过计算机模拟新型裸支架在胸腹主动脉瘤个体化3D模型中释放,观察其瘤腔内血液动力学变化,最后通过动物实验初步评估新型多层裸支架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方法1.根据新型裸支架的结构特征(螺旋直径、螺旋角度、线径长短、线径粗细等)构建新型多层裸支架的计算机模型。2.利用3D Slicer 4.5.0-1及血管建模工具包(The Vascular Modeling Toolkit,VMTK)构建胸腹主动脉瘤患者个体化3D动脉瘤模型。3.计算机模拟支架置入并分析新型多层裸支架置入后瘤腔内血液动力学变化:分析内容包括瘤腔内的管壁应力、血流流速以及管壁切应力等参数。4.建立一种形态学及血液动力学与累及分支动脉的复杂胸腹主动脉瘤相似,适用于新型多层裸支架研究的动物模型。5.将新型裸支架置入动物模型中,随访3个月复查CTA观察动脉瘤直径变化、瘤腔内血栓率变化及分支动脉通畅情况。研究结果1.计算机模拟新型裸支架置入个体化3D动脉瘤,显著增加瘤颈接触处的管壁应力,而瘤腔内壁的应力无明显变化;瘤腔内流速及切应力显著减低。2.建立动物模型18例,1例因麻醉过深死于呼吸抑制;2例术后发现分支动脉闭塞;其余15例均成功并且动物模型与临床胸腹主动脉瘤在形态和血液动力学上相似。3.动物模型置入新型裸支架后引起动脉瘤最大直径减小(15.8±0.7mm降低至15.3±0.9 mm)、诱导瘤腔内血栓进一步形成(12.6±4.2%增加至52.7±15.4%,p<0.001)并保持分支动脉通畅(93.3%,14/15),达到治疗动脉瘤预期效果。结论新型多层裸支架引起瘤腔内血液动力学变化,降低瘤腔内血流速度和瘤壁切应力,在保持分支动脉通畅的同时诱导瘤腔内血栓形成,增加管壁有效厚度从而降低管壁应力,达到治疗效果。为累及分支动脉的胸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腔内移植物选择。同时新型多层裸支架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有效性、安全性有待于大规模体外、动物实验进一步的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LM)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OM)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3-02/2014-02LM患者42例作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OM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
目的:观察肾脏生化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2015-02/2016-02收治的100例肾脏生化检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对照组
目的探讨脑电图检查在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化的价值。方法对27例符合脑死亡诊断的患者进行脑电图(EEG)检查。结果本组27例患者在首次脑电图检查时记录呈静息电位(描记图形不超过2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常规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2014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648例行宫颈癌筛查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8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平
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各种类型的决策是企业领导的主要工作,决策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企业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曲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05/2014-02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6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 HCY 水平.结果:观
近年来,持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不仅显著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发展中国家,持
牙周炎是口腔临床常见病之一,是菌斑所致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菌斑控制是牙周炎治疗成功的关键。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是彻底清除菌斑必不可少的措施,抗菌药物的运用也是重要的治疗手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5/2015-0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非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后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将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2012-01/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