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创业能力列为继学术能力和职业技能之后,大学生应具备的第三种能力护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虽然不可能人人都去创业,但每个人都必须具备创业精神,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开拓创新。围绕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创业意向和创业教育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以期了解它们各自的结构、内涵、现状及相互关系,并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法、质性研究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通过对优秀青年创业者的创业案例进行收集整理,运用质性研究法,在无前提预设的情况下构建了优秀青年创业者的创业胜任力模型,探索了创业胜任力的本质、结构和内涵,也为编制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测评工具了提供理论基础。(2)在质性研究、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创业意向和创业教育系列问卷,探讨了它们各自的结构与内涵,为开展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提供了测评工具,也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3)运用具有良好结构、信度和效度的问卷,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创业意向及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关系,并以调查结论为基础,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建议。主要取得以下创新性研究成果:(1)构建了优秀青年创业者创业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含基础胜任力、核心胜任力和业务胜任力三大因素;(2)编制了既适合在校未创业大学生,也适合已创业大学生填写的《大学生创业胜任力问卷》,包含创新胜任力、承诺胜任力、组织胜任力、关系胜任力、学习胜任力、情绪胜任力六个维度;(3)根据意识渐进性理论,编制了《大学生创业意向问卷》,包含三个创业意识性由低到高的维度,即内隐倾向、外显倾向和创业行为;(4)编制了《大学生创业教育问卷》,包含创业课程、创业实践和创业支持三个维度;(5)男性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创业意向及接受到的创业教育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6)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胜任力发展存在关键期(大二到大三、研二到研三),应适时开展创业教育;(7)在大学生创业基本信息中,本人是否有创业经历和家庭经济状况是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胜任力的较大预测变量;(8)华东地区大学生创业意向显著低于其它地区,偏低的原因与华东地区的大学生总体家庭经济状况和创业教育状况有关。(9)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学科的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创业意向和接受的创业教育显著高于医学、理学、工学、文史哲学。(10)创业教育与创业胜任力、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创业胜任力为创业教育和创业意向的部分中介变量,创业教育既直接影响创业意向,又通过创业胜任力间接地影响创业意向。研究结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有如下启示:(1)可根据创业胜任力、创业意向和创业教育的维度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开展相应内容的创业教育;(2)可以运用大学创业胜任力、创业意向和创业教育系列问卷了解大学生创业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系列问卷也可作为创业人才选拔和创业教育效果的测评工具。(3)大二到大三、研二到研三,是创业胜任力和创业意向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开展创业教育比较适合;(4)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和创业意向水平。(5)相对于创业率,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胜任力可以作为快速衡量创业教育效果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