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T厚膜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结构及特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w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电厚膜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是新一代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关键部件。热释电红外焦平面阵列具有成本低、无需制冷和对红外波长无选择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钛酸锶钡(BST)铁电厚膜因具有优越的介电和热释电效应以及能与半导体技术兼容等特点,成为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优选材料,用其制备的介电量热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具有独特的优点。本文研究了红外探测器的噪声,电压响应率和电流响应率与BST厚膜及结构参数间的关系,改进了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焦平面阵列制备工艺。主要内容如下:对热释电探测器建立的一到三维模型进行了探讨,分析硅微桥结构的传热物理模型及其理论计算方法,提出了具有“桌形”绝热框架支撑的微桥结构,用有限元分析证明其有较小的热导,能获得较高响应率。研究了微桥绝热结构的刻蚀工艺及多孔硅绝热层制备工艺,在厚度为240μm的硅基片上制备了腐蚀坑深度大于200μm,桥面为200μm×200μm的微桥结构,成功制作出16×16的微桥结构阵列。采用电化学法制备了多孔硅,通过HF溶液浓度、电流密度和反应时间来控制多孔硅的孔径、孔隙率和膜厚。观测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分析了热导率。用乙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掺杂BST凝胶。微波烧结制备了BST纳米粉体和厚膜,粉体粒径60nm、厚膜粒径200nm左右。介电性能εΓ>1000,tanδ<2%。研究了La-Mn-Al离子掺杂对厚膜微观结构、介电性能的影响。La、Mn、Al离子共掺杂能显著地抑制BaSrTiO3的晶粒生长,厚膜结晶过程析出多晶微粒,提高了厚膜均匀性和致密性。讨论了不等价掺杂及掺杂量对介电性能的影响。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在Pt/Ti/SiO2/Si基片上制备了Mn掺杂六层不同组份梯度BST厚膜,厚度约为5μm,研究了梯度BST厚膜的微观结构及其介电性能,介电常数峰值为920,损耗约为1.8×10-2。以钛酸钡凝胶薄膜种子层为不同组分BST厚膜间的夹层,在LNO/Pt/Ti/SiO2/Si复合底电极上制备了厚度约为20μm的BST介电增强型夹层厚膜。结果表明,650℃热处理后的夹层厚膜为单一钙钛矿相,750℃热处理后的夹层厚膜在温度25℃、频率1KHz下相对介电常数和损耗峰值分别为1200和3%,室温附近较宽范围介温变化率大于1.2%/℃;BST夹层厚膜无裂纹,表面平整。提出了通过硅通孔技术实现垂直互连,提高像元占空比,缩短了互连引线长度,降低了信号延迟。用单晶硅湿法刻蚀加工方法形成通孔,利用直写技术将耐高温Ag-Pd导体浆料填充通孔,实现红外焦平面阵列底电极与硅基片背面倒装焊凸点互连。
其他文献
氨氮来源广泛,过量排入水体会引发富营养化等问题,降低水体中氨氮浓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技术,已应用于含氮废水的处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高效低成本的载体材料是研究重点。生物炭基质可以作为固定化微生物载体,改善固定化技术,对氨氮的去除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课题以我国广泛分布的挺水植物优势种芦苇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结合包埋材料固定脱氮菌群
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有结合新形势不断地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才能
试验以当地常规栽培模式为对照,以双孢菇菌株2796、274和浙江20为供试菌株,研究以麦秸为主料,并用快腐牛粪代替部分一般牛粪栽培双孢菇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菌株浙江20较适合以麦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国有企业提出了“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两项重要任务,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分数意义丰富,不仅可以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还可以延伸到除法比值“分率”以及“比”。分数具有“数字”“分率”“比”等多重身份,从不同角度理解的意义不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通信技术具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在通信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同国际先进水平仍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美两国间曾爆发的贸易摩擦,导致日本科技与产业升级双双受挫,引发了严重的资产泡沫,造成经济增长长期停滞。当前,中美两国之间出现贸易摩擦,我国面临与日
<正>神经鞘膜瘤(Neurilemmoma)是起源于神经鞘膜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1],可单发或多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发生于颈部者,其诊断与治疗易与颈部转移性肿瘤混淆,误诊率较高,临床上有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航站楼消防系统设计情况包括消防给水设计,消防泵房和水池设计等,针对此类特殊建筑的消防设计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
本文通过对大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著名建筑进行简要分析,阐释了大连这座历史名城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是如何受到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最终形成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