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处理含纤维素废水及其代谢网络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料乙醇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纤维素物质可作为燃料乙醇发酵的原料,但目前由于其前处理的苛刻条件限制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纤维素类物质在工业废水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废水中大量存在,是污水处理单元较难处理的对象之一。为此,本实验将废水生物处理与乙醇发酵相结合,探讨乙醇发酵在污水处理单元中的可能性及操作条件。本研究包括:确定真菌的培养条件、真菌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特性和以乙醇发酵为目标的代谢网络理论分析。研究采用SBR反应器,以土壤上清液和活性污泥为接种来源,采用选择性抑制技术探讨了混合菌群条件下细菌、真菌种群分布的检测方法。研究发现,选择性耗氧速率抑制技术能够用于检测污泥的活性分布,但运用时会遇到抗生素抑制作用失效、不完全抑制等问题,且得出的结果精确度不高,只能估计同种污泥中真菌、细菌的分布,而不能用来检测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需同时结合其他方法如显微镜检、细胞成份分析等以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改变曝气条件,研究了富集真菌系统的操作条件;通过SOUR等微生物学特性的分析、有机酸等代谢产物的检测,结合污水处理工艺特性的监测,考察了真菌在废水处理过程的微生物特性。研究得出:(1)短时曝气条件下真菌数量不断增长,培养85d时已达1.62×106个/mL,后期真菌生长趋于稳定,当取消曝气、延长厌氧时间时,真菌大量死亡,表明微溶解氧是真菌存在的重要工艺条件;(2)以真菌为主的混合菌群对含纤维素废水的降解以及乙醇发酵效果并不理想,纤维素的利用率很低,TOC的降解率也只有20~30%,发生丙酸型发酵,没有产生乙醇。通过分析认为,系统温度过低致使纤维素的低水解率,ORP过高造成了系统的丙酸积累。为了找到或优化废水处理过程耦合乙醇发酵的控制条件,本研究还展开了酵母菌乙醇发酵代谢网络模型的理论分析。运用基元模式分析法和代谢通量平衡分析法对厌氧条件下乙醇发酵的代谢路径和通量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通过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废水生物处理和乙醇发酵的兼容性。得出:G6P、GAP和ACET是影响模型通量分布的主要节点;甘油是影响乙醇产率的主要副产物,甘油通量的减少能使乙醇产率明显提高,当其通量减少43.2%时,EMP路径通量增加120%,乙醇携带的碳通量提高135.8%;厌氧条件下,乙醇发酵并不会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理论上两者兼容,可以在一个系统中同时进行。本研究成果对于解决我省大量富含纤维素类物质的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探讨废水处理过程回收新能源的新工艺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其他文献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简称AM)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是植物根系与土壤真菌形成的共生体。菌根对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人们经济活动的迅速扩展,地区性的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加之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资源占有较少,且人口与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匀,尤其是人口的巨大压力,使土地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感染范围广,对人畜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目前弓形虫疫苗的研究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环保法规的要求日益严格,目前人们对清洁汽油、柴油和高级润滑油等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因而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作为生产优质石油产品的技术越来越受到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更是广受人们的关注及重视。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一味地接受体育教师规定好的体育项目,会
少数民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价值。在分析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其在生产性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IV)影响活性氧引起的钙通道直接氧化作用。方法利用膜片钳膜内面向外式记录方式,研究AS-IV(10μmol/L)对过氧化氢(H2O2)直接氧化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影响。
直接还原铁(DRI)为电弧炉炼钢厂提供了生产优质钢丝制品、棒材、管材和扁材的能力。DRI除了是一种低残余元素的炉料资源外.CO的产生和泡沫渣可使钢材具有优良的屈服强度、延伸率、应变时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在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我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并不乐观,要解决农村留
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建筑行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建筑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质量与居住环境。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