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还原二氧化碳金属催化剂的构筑及性能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a1583258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催化剂的界面结构能显著影响电还原CO2反应的动力学。制备高效的金属催化剂并研究其构效关系对于实际应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催化CO2还原的金属催化剂,存在构筑策略局限、C2+产物选择性低,以及材料构效规律不清等问题。由此,论文围绕金属材料,构筑了仿酶结构的单位点金属催化剂、二元分相Ag/Cu合金以及不饱和配位氧化物衍生Cu,通过XRD、TEM、SEM、FT-IR、电化学测试、原位XAFS、原位Raman以及理论计算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及其电还原CO2反应的性能,并揭示了对应的构效关系。采用点击化学反应将Co卟啉基元和对二联苯基元聚合,合成出Co卟啉与三氮唑基团均匀分布于空间网状骨架的聚合物单位点催化剂Co-Por-Triazole。研究发现Co-Por-Triazole展现出高效的电还原CO2到CO的催化性能。Co-Por-Triazole在相对于可逆氢电极的-0.61 V下实现最高96%的CO法拉第效率,且在相对于可逆氢电极的-0.61 V~-0.81 V的较宽范围内实现CO法拉第效率不低于80%。DFT和弱相互作用力可视化分析揭示了Co-Por-Triazole存在仿酶的化学微环境:位于Co中心次近邻位置的三氮唑基团通过氢键对*COOH吸附中间体进行稳定,从而降低反应发生的能垒。提出先后进行电化学置换沉积、加热氧化预处理和原位电还原的新工艺,制备了氧化物衍生的Ag/Cu分相合金Ag/Cu_OD。研究发现Ag/Cu_OD在电还原CO2反应中展现出在低过电位下的高效C2+产物转化效率。在中性电解液中,以相对于可逆氢电极的-1.04 V和-1.24 V偏压下,分别实现了C2+产物最高33%和47%的法拉第效率。与经历相同氧化处理和原位还原工艺的氧化物衍生Cu相比,Ag/Cu_OD展现出高水平的溢流效应。在相对于可逆氢电极的-1.04 V下,溢流倍数最高达到3.76倍。以Ag/Cu_OD作为阴极,结合优化结构得到的Pt Ru合金作为阳极,组建了全电池体系,实现较低电压下的大电流性能。该全电池在3.67 V的电压驱动下,实现约100 m A/cm2的大电流。采用稀释浓度NaOH溶液对Cu表面进行氧化预处理,制备了表面具有纳米带结构的CuO前驱体,经过原位电还原得到的氧化物衍生Cu材料Dilute_Cu。研究表明Dilute_Cu在电还原CO2反应中展现出在低过电位下的高效C3产物转化效率。在中性电解液中,以相对于可逆氢电极的-0.94 V偏压,实现最高17.9%的丙醇法拉第效率。对比不同浓度NaOH溶液预处理的氧化衍生Cu材料,原位XAFS揭示了Dilute_Cu在该电位下的的高度不饱和配位状态,其第一壳层配位数仅为9.8。原位Raman揭示了Dilute_Cu表面C1和C2中间体的强吸附状态;研究指出了高度不饱和配位环境的Cu位点对C3产物生成的关键作用。
其他文献
空间机器人能够代替人类宇航员在空间环境中进行空间探索、科学实验等活动,大幅度降低了宇航员在太空活动中风险和成本。现阶段在轨任务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为非接触类的演示任务,对于接触类操作任务研究较少,而精细操作任务的研究更是寥寥。天宫二号机械臂属于舱内服务机器人范畴,主要用于满足航天器内设备维修和物体捕获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天宫二号机械臂运动学标定位形优化选取策略以及针对两种类型操作任务的轨迹跟踪控制策
气体传感器系统是进行气体信息采集的源头,其测量值质量直接影响整体系统的工作性能。然而由于检测量大、工作环境严苛等问题,传感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因发生自身故障或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导致测量值出现偏差甚至错误,造成严重后果。气体传感器的故障具有隐蔽性、相关性及不可预知性,很难根据阵列的输出值对传感器各个故障进行逐一排查。以气体金属半导体氧化物传感器为例,从材料及工艺层面进行改进,提升系统可靠性是很困
轨道交通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多方面优点,在中长距离公共交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现有轨道交通采用架空接触网或接触轨供电,存在机械磨损、接触不良等现象,导致系统安全性与耐候性较差。同时,接触网/轨架设于地面上,存在安全隐患,并影响城市景观。为了解决接触式供电存在的上述问题,基于电磁感应定律的动态无线电能传输(Dynami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DWPT)技术被提出
热防护技术是发展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关键技术,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料作为冷却剂的再生冷却技术是保证发动机稳定运行的最可靠热防护技术。再生冷却过程中,除了利用燃料的对流换热吸热能力以外,燃料的吸热型热裂解反应将提供额外的化学吸热能力。为了满足高马赫数飞行器的冷却需求,需要进一步利用高裂解率碳氢燃料的热沉,但高裂解率下裂解产物之间的二次吸热反应和二次放热反应使得通道内的对流换热机理更加复杂,为研究高裂解
对BaTiO3(BT)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BT陶瓷在各种电子器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固相合成的BT陶瓷的压电性能相对较差(d33~100-170 p C/N),而介电性能较好,因此BT陶瓷多数情况作为介电材料使用。研究者们通过细晶和纳米畴带来的外禀效应,提高了BT陶瓷的压电性能,但能否在BT陶瓷中得到与Pb(ZrxTi1-x)O3(PZT)体系中的准同型相界类似的内禀的大压电机制仍是需
学科育人以学科为载体,通过教学实践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学科的育人价值是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不同学科为学习者提供了不同的认知视角和工具方法。人性的不完满状态是学科育人发展的内驱力,同时又借此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升华。坚定人性立场的学科育人应在实践中生成学科知识与人的联系、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觉以及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航天工程需求的不断提高,航天器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日益复杂化。为了减轻航天器结构的总质量,提高航天器系统的整体效率,降低飞行任务的成本,可以采用多功能结构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将电池、热控、电磁以及线缆等子系统功能器件集成于用于承载的蜂窝夹层结构中。由于需要在多功能结构的芯层中制造空腔以安装各类电子器件,导致了夹层结构的刚度下降。在航天器飞行过程中所承受的拉伸、弯曲、剪切、爆炸
热电器件是一类基于材料热电效应,利用材料内部载流子运动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装置。充分利用热电转换技术加大对热能的回收利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解决特殊场景下无源传感等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受限于热电材料的发展,热电器件转换效率较低以外,面对大量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余废热资源时,制约热电器件规模化应用的瓶颈亦包括器件制备的低成本效益。等离子喷涂技术作为重要的表面工程技术,成熟应用于航天航空
微波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电磁材料的多功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磁材料需要满足性能可调、节能环保和可靠性高等必要条件,具有多种性质的多铁性材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多铁性材料中铁电性与铁磁性共存机制及两者的协同损耗效应是探索强吸收、宽频带微波材料的重要基础,对探索新型微波电磁材料和丰富电磁波与多铁性材料相互作用理论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以铁酸铋基多铁性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结构演变、磁性机制和微
多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是计算机视频分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在公共安全、海洋监视、港口监视、室内监控、群体行为分析、无人汽车驾驶、无人机自动导航等任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研究更加准确的多目标跟踪方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随着近几年无人机技术日渐成熟,无人机具有小型轻便、机动灵活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安全、交通、农业等多个行业。而无人机视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