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用背景下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6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而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与就业保障。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近些年的新型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土地征用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一定意义上,土地征用政策大大促进了农村土地的管理和创新,但作为农民的就业收入载体,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自古以来,农民就是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地生活,不仅使他们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收入,而且对他们的养老提供了保障。土地征用后,大量的土地被承包转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就业载体,面临着“生活无法保障,上班无处可去,权益无法保障”的窘境。因此,在土地征用背景下研究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的稳定发展,关键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才会实现农民的生活和养老保障的联动发展。政府作为就业保障的责任主体,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的保障政策,设定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好农民的失业保障制度,与乡镇企业、民间组织联合起来共同健全失地农民的就业机制,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本文基于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土地征用下河北省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此外笔者使用调查问卷方法,在河北省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现行就业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分析,进行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满意度的调查,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描述统计分析影响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满意度的因素,以求对河北省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进行深入了解,进而为完善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提供对策。分析了土地征用背景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完善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为推进河北省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需要发挥好政府在农民就业保障的主导地位,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制定就业保障政策法规;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提高补偿标准;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建立政府、乡镇企业和民间组织等的联动机制。在结语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结论,并指出了不足之处和缺陷。
其他文献
本文从土地财政的视角研究土地财政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首先以理性增长理论、土地适度规模理论、人地协调理论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基础,说明了土地城镇化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增收受到国民经济和全球—体化发展的多重影响,机遇与挑
乡村旅游是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旅游方式之一。其在国内30多年的发展,已有许多成功的模式和好的发展案例。近年来,国家农业部和旅游总局为“三农”
总体设计是决定船舶与海洋平台安全性、功能性和经济性等各项性能的重要环节。目前,船舶与海洋平台的总体设计仍然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即运用逐步近似、螺旋上升式的设计思想
土地和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社会生产力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尤
水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子,地球上一切气象、水文、地理等的自然现象都与水循环密切相关。水不仅是基础的自然资源,维持工农业生产,而且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当前东亚规模最大、成员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自贸区谈判。RCEP谈判于2012年11月由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
为了探究在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种子的萌发特性,通过室内不同浓度PEG溶液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以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调查、分析各PEG浓度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特性。结果表
本文从农业区域经济史的角度出发,借鉴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地理环境、人口资源、水利建设等优势条件着手,详细研究了唐代山西地区农作物的种植、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
从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逐步发展至今已有90余年。国内外学者将社会责任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于一个企业的规范作用,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道德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