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黄土混合材料对Cd~(2+)、Mn~(2+)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体与地下水污染评价与防治的研究是环境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将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与酸性矿井废水的修复紧密结合,研究赤泥-黄土混合材料吸附剂在单一及竞争条件下对重金属镉和锰的吸附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积极的社会和环境意义。具体结论如下:(1)赤泥-黄土混合材料对Cd~(2+)、Mn~(2+)吸附反应均在480min时达到平衡,去除率分别达到98.25%、95.26%,吸附量分别达到12.28 mg/g、5.89 mg/g。Cd~(2+)的吸附过程以多分子层吸附为主,Mn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碳量子点(CDs)表面修饰和氧缺陷嵌入这两种手段对Bi OCl半导体催化剂进行改性,构建了CDs-BOC和CDs-BO_(1-x)C两种复合纳米光催化剂。通过XRD、FT-IR、SEM、TEM、UV-vis DRS和PL等多种理化特性和光学特性表征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形貌以及光催化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CDs成功键合于Bi OCl基材表面,复合材料的光吸收边界被显著拓宽到可见光区域,
学位
由于自然界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人们通过水库对其进行管理与调配。而随着水库的持续运行,外源污染物的输入和内源污染物的积累,许多水库面临着富营养化的风险。在水库水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作为该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对水质变化响应极其灵敏。在藻类衰亡过程中释放的大量溶解性有机物会对水体中细菌代谢能力及碳源利用情况造成影响。本文以水源水库为实验研究对象,结合高通量DNA测序技术和共生网络分析
学位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染物在淡水环境中已被检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超滤技术是去除水体中微塑料类污染物的有效方法,而膜污染问题是其面临的主要难题。在诸多的膜污染防控策略中,混凝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膜污染防控策略之一。但目前关于微塑料污染物对混凝-超滤工艺膜污染行为影响机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选用典型混凝剂FeCl_3·6H_2O和AlCl_3·H_2O,主要针对HA/PS腐殖酸和微塑料
学位
煤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浓度含氨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成为一个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关于煤化工废水中氨氮的除脱技术,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蒸氨工艺,但是该工艺存在操作复杂、投资成本高、能耗高等缺陷。本研究采用“氨氮吹脱+沸石吸附”组合工艺对煤化工废水中氨氮除脱效果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除氨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作条件,期望能开发出一种设备简单、低能耗的除氨工艺并应用于生产实际。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学位
氮素化合物积累导致的水体水质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因此治理水体中的氮素污染已经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热点。水体中的氮素循环主要是由微生物驱动,因此生物脱氮是治理水体中氮素污染的重要途径。好氧反硝化菌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生境中的微生物对于水体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对环境中的有机污染持续有效的治理,污染水体和微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浓度持续降低。因此,添加外源无
学位
学位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南四湖流域普遍出现了水土流失、非点源污染、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等现象,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生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流域内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严重影响着流域的生态安全。准确地分析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从多尺度科学地研究流域内各类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因此,本研究讨论了子流域、县
学位
目前,PM_(2.5)已经成为我国多数地区环境空气的首要污染物。济南市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大且相对集中,通风条件差,易发生大气污染。虽然近年来济南市PM_(2.5)质量浓度有所降低,但污染问题依旧严重。为了给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不同天气形势下人为排放源对PM_(2.5)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本文根据2015~2019年济南市PM_(2.5)质量浓度数据和地面天气图,分析济南市
学位
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处理环境中出现的石油污染问题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获得具有高效烷烃降解功能的微生物并对其代谢过程进行一定的研究,是后期工程菌株构建的首要前提。本研究选择从大庆油田中分离筛选并经实验室多年驯化的迪茨氏菌Dietzia sp.DQ12-45-1b为目标菌株,通过敲除在烷烃降解过程中起活化作用的脂酰辅酶A合成酶fadD,研究突变株与原菌在降解二十八烷中的代谢过程。首先,通过
学位
土壤N_2O的排放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的研究目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对于采取合理措施减缓大气中N_2O含量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般认为外源氮和碳的加入会对土壤N_2O的排放产生显著的影响。近年来,在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系统中相关的实验研究逐渐增多,但是这些研究结果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并且氮或碳的输入影响土壤N_2O排放的主要驱动因子尚不明确。为了阐明在全球尺度上土壤N_2O排放对外源氮、碳输入的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