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梅雨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长江自西向东穿越全境,是梅雨明显的省份之一,湖北梅雨既具有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共性,但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湖北梅雨划分标准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是梅雨的天气形势,还是预报服务需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必要对其开展进一步讨论分析;同时湖北梅雨的天气气候分析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经历近30年后湖北梅雨的天气气候特征有待进一步补充。因此,本文利用NCEP客观再分析资料和湖北梅雨历史数据,对湖北梅雨划分标准进行了分析讨论和补充,进一步归纳了湖北梅雨的天气气候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原湖北梅雨划分标准综合考虑了天气和气候两方面,同时兼顾了预报服务需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代表性和延续性。但通过近30年湖北梅雨历史资料反查,还存在一定矛盾和分歧,应对原标准进行修改和补充。补充后的标准:  入梅:①500hPa120°E副热带高压脊线由20°N以南北跃至20°N以北并稳定3天以上;鄂东南、鄂东北、江汉平原雨型编码和≥9,同时鄂东连续3天以上降水的初日;②如果出现连续阴雨(大于3天,鄂东南、鄂东北、江汉平原雨型编码和≥2)且与后期梅雨期降水连续无间断,则阴雨开始日为入梅日。  出梅:①500hPa120°E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跃到达26°N以北,并稳定3天以上;鄂东南、鄂东北、江汉平原雨型编码为X,或者0-1之间的初日;②如果降水过程结束时间在副高控制以前,而接着又满足副高控制条件,则出梅日期定在过程结束当天。  (2)对新旧梅雨划分标准的湖北梅雨划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标准划分的湖北梅雨年际变化趋势一致且差异较小,分析其年际变化特征得到:  湖北平均入梅日期为6月15日,主要集中在6月第4、5候;平均出梅日期为7月9日,集中在7月第1、2侯;湖北平均梅雨期长度为25d,入梅偏早的年份,梅雨持续时间长、梅雨期总降水量偏多;入梅偏晚的年份,梅雨持续时间短,梅雨期总降水量偏少。  湖北梅雨量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别,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湖北入梅日期和梅雨量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其中上世纪60到70年代,入梅偏晚,显著少雨;上世纪80到90年代入梅偏早,显著多雨;2000年后进入相对少雨阶段。  湖北梅雨期暴雨在空间分布上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湖北东部、南部暴雨强度、暴雨日数大于西部、北部;涝梅年暴雨日数是旱梅年的7-8倍。  (3)湖北涝梅、旱梅年环流形势各具特征。涝梅年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偏东,中心强度偏强,面积明显偏大,东伸脊点显著偏东,西伸脊点明显偏西。旱梅年则反之。  涝梅年副高强度偏强,位置偏北、偏西,乌拉尔山高压脊明显、贝加尔湖以东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强盛,孟加拉湾低槽位置偏西,强度弱,系统配置有利于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在湖北上空交绥,造成湖北梅雨异常偏多。旱梅年则反之。  涝梅年西南暖湿气流风切变位置偏北,来自南海、孟加拉湾的水汽沿着南风输送辐合于湖北上空,湖北梅雨异常偏多。旱梅年则偏南,降水偏少。  二度梅环流特征与涝梅有共同之处,即中高纬的阻塞形势;同时也有特殊之处,最突出表现为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异常,其北跃后再度南退,在湖北附近再度稳定形成梅雨锋,造成第二段梅雨。
其他文献
大气气溶胶作为大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直接和间接辐射效应影响天气,能够减少太阳辐射从而使地面气温降低。气象参数的变化同样也能够影响气溶胶浓度,例如静稳的天气系统导致
本文应用52a NCEP/NCAR逐日全球500hPa高度场、风场和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与夏季江淮流域的旱、涝关系。   江淮流域夏季降水与中国东部其它地区
三维闪电定位系统基于高精度GPS时钟和到达时差法技术,能以很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对闪电击穿放电过程产生的辐射脉冲进行定位,它可以对闪电的发生和发展进行三维时空跟踪。利
西北太平洋天气尺度扰动是重要的降水系统,同时也是热带气旋最主要的前身。因此,研究西北太平洋天气尺度扰动的年际变率对加深西北太平洋以及东亚和东南亚天气气候变率的理解具
水汽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成分,其相态的变化及相态变化时所伴随潜热转化使得水汽在各种尺度的大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水汽时、空分布变化很大以及目前主要依靠常规探空观测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以及工作节奏的加快,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铁工程的施工建设,而对于地铁的安全运行以及运行效率方面,地铁信号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
目的 基于磁力压迫技术设计适用于高位胆肠吻合的磁性吻合装置.方法 分析高位胆肠吻合术手术技术难点及术后系列并发症出现原因,结合磁压榨技术的原理,设计磁力压迫高位胆肠
由于红树林植物的重要药用价值及其特殊的生长环境,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红树林植物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本论文对两种药用红树林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和长梗肖槿(Thespesia populneoides (Roxb.) Kostel)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从其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抗菌活性筛选。黄槿和长梗肖槿均采自海南岛,干燥粉碎的样品用90
以区域气候模式P—σRCM9和区域海洋模式POM为基础,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并利用NCEP/NCAR1958-1997年月平均资料,检验了该耦合模式对气候平均态的模拟能力和强气
频率调制光谱(F MS )技术不仅可以用来同时测量原子和分子的吸收和色散,还是噪声免疫腔增强光外差分子光谱(NICE-OHMS)的关键技术,由于光纤器件的引入或光源输出光的偏振态不稳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