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铀吸附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1982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消耗的与日剧增和化石燃料的日渐匮乏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使得新型清洁能源飞速发展。核能作为一种洁净的低碳能源,在全球能源供给中所占的份额正逐年增加。铀是目前最重要的核燃料,保障核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要有足量的铀资源。随着核能的快速发展,全球对铀资源消耗和需求逐渐增大,传统的陆矿难以满足对铀的长期需求,预计铀燃料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海水是一个极具潜力的铀供给源,海水中铀的储量大约有45亿吨,如果能将其有效利用,足以保证核电的可持续发展并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而在铀矿的开采过程中以及核燃料的制备、使用、后处理中都会伴随大量的含铀废水产生,此外核电站的泄露也排放出大量高浓度的含铀废水,这些放射性含铀废水对环境和生物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综合考虑能源保障和环境安全两个方面,实现快速高效提取回收水体中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吸附法因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易等优点在富集回收铀的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研究人员针对U(Ⅵ)开发了大量的吸附剂,但在吸附剂的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吸附剂制备工艺复杂、吸附效果差、难以分离回收、在复杂水体中对铀的选择性差等。此外,现有的吸附剂关于选择性吸附机理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而且往往只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小规模的吸附性能研究,吸附剂的实际应用还有待于深入。
  鉴于此,本论文以合成具有选择性的高效吸附剂为研究目的,利用环糊精和偕胺肟基来赋予吸附剂选择性,选用不同形态的基底材料,设计并制备了磁性纳米粒子、膜型以及气凝胶型吸附剂。分析吸附剂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和真实海水中的进行了系统的吸附实验,研究吸附剂对U(Ⅵ)离子的吸附行为特征,探讨作用规律和构效关系。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深入探究吸附剂的吸附及选择性机理,针对不同吸附剂制备相应的吸附组件并设计不同的吸附操作模式,以拓宽吸附剂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
  (1)偕胺肟基修饰的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钛核壳结构纳米粒子(Fe3O4@TiO2-AO)的制备及其对铀(Ⅵ)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利用钛酸四丁酯的水解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钛纳米粒子(Fe3O4@TiO2),采用超声辅助的方法在其表面修饰了聚偕胺肟(PAO),制得了Fe3O4@TiO2-AO磁性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磁滞回线(VSM)等表征方法对Fe3O4@TiO2-AO表面形貌、成分组成、表面官能团、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3O4@TiO2-AO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在磁场下具有较强的响应性。对Fe3O4@TiO2-AO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系统地研究了溶液pH、吸附时间对Fe3O4@TiO2-AO吸附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0时Fe3O4@TiO2-AO对U(Ⅵ)离子具有最好的吸附效果,2小时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过程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是化学吸附。Fe3O4@TiO2-AO对U(Ⅵ)离子的吸附等温行为可以更好地被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用Langmuir等温模型计算出Fe3O4@TiO2-AO对U(Ⅵ)的最大吸附量为217.0mg/g(pH=5.0,T=298K)。经过10次吸附-解吸的循环实验后,Fe3O4@TiO2-AO对U(Ⅵ)离子的吸附量依旧可以保持在首次吸附的78.5%,说明Fe3O4@TiO2-AO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FTIR对吸附后以及再生后的样品进行测试,证明了U(Ⅵ)被成功吸附/解吸。Fe3O4@TiO2-AO在等浓度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中及阴离子干扰实验中,对U(Ⅵ)离子均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真实海水中,Fe3O4@TiO2-AO对U(Ⅵ)离子依旧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且在真实海水中吸附33天之后,对铀的吸附量为87.5μg/g。
  (2)琥珀酰-β-环糊精复合膜(SβCDM)的制备及其对铀(Ⅵ)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考虑到磁场分离在吸附剂大规模应用中的限制,采用膜分离的方式代替磁场分离作为吸附剂的回收方式。膜材料具有轻便、易大规模操作等优点,将吸附剂与膜结合,不仅方便回收,还有利于将吸附剂应用于动态吸附中,扩大对铀溶液的处理规模。在PAN膜表面涂覆多巴胺,利用多巴胺中氨基与环糊精琥珀酰侧链中的羧基反应,将环糊精接枝到膜表面,制备了SβCDM。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SEM、FTIR、XPS等表征手段对SβCDM的形貌结构及成分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已经成功制备了SβCDM。通过调节制备时琥珀酰-β-环糊精(SβCD)溶液的浓度,确定了1.0g/L作为制备SβCDM的最佳SβCD浓度。系统地研究了溶液pH、吸附时间对SβCDM吸附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0时SβCDM对U(Ⅵ)离子具有最好的吸附效果,SβCDM对U(Ⅵ)离子的吸附在1小时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过程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SβCD的引入为铀的吸附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提高了对U(Ⅵ)吸附容量。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SβCDM对U(Ⅵ)离子的吸附等温行为,计算得到SβCDM对U(Ⅵ)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78.8mg/g(pH=7.0,T=298K)。在动态吸附实验中,SβCDM在20分钟时可达到500mg/g的吸附量,说明动态吸附有利于提高吸附效率,SβCDM中空纤维膜的动态吸附也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效果。10次吸附-解吸的循环实验后,SβCDM对U(Ⅵ)离子的去除率依旧可以保持在90%,说明SβCDM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采用XPS和FTIR对吸附后以及再生后的样品进行测试,证明U(Ⅵ)被成功吸附到SβCDM表面上,洗脱液也可以成功将U(Ⅵ)从SβCDM表面成功解吸下来。SβCDM在等浓度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中,对U(Ⅵ)表现出最大的吸附量,在阴离子干扰实验中依旧对铀保持较好的吸附效果,说明SβCDM对U(Ⅵ)离子的吸附具有较好选择性。在真实海水中,SβCDM对U(Ⅵ)离子依旧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采用DFT计算得到SβCD与不同金属离子的结合能,进一步解释了SβCDM对U(Ⅵ)的选择性机制。运用FTIR、XPS、同步辐射等方法发现SβCDM和U(Ⅵ)主要发生络合反应。
  (3)偕胺肟基修饰的环糊精/石墨烯气凝胶(GDC)的制备及其对铀(Ⅵ)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为了进一步增强吸附剂的性能,增加吸附剂基底材料的活性位点,将基底材料由二维膜转向三维气凝胶,同时选用了β-环糊精和偕胺肟基协同提高吸附剂的选择性。将石墨烯、羧甲基-β-环糊精和偕胺肟化的二氨基马来腈作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气凝胶GDC。通过SEM、FTIR、XPS等表征手段对GDC的形貌结构和成分组成进行分析,证明了GDC被成功合成且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及较高的比表面积。通过调节制备时羧甲基-β-环糊精和偕胺肟化的二氨基马来腈的投加量,确定了GDC的最佳制备条件。系统地研究了溶液pH、吸附时间对GDC吸附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0时SβCDM对U(Ⅵ)离子具有最好的吸附效果,pH在7.5~8.4范围内,GDC对U(Ⅵ)离子都有较高的吸附量,说明GDC也适用于真实海水的pH。GDC对U(Ⅵ)离子的吸附在1小时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GDC对U(Ⅵ)离子的吸附等温行为,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计算出GDC对U(Ⅵ)离子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654.2mg/g(pH=6.0,T=298K)。10次吸附-解吸的循环实验后,GDC对U(Ⅵ)离子的去除率依旧可以保持在87.3%,说明GDC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采用XPS和FTIR对吸附后以及再生后的样品进行测试,证明U(Ⅵ)被成功吸附到GDC表面上,而用洗脱液处理后,U(Ⅵ)也可以从GDC表面成功解吸下来。GDC在等浓度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中,对铀离子表现出最大的吸附量。在阴离子干扰以及真实海水中,GDC对U(Ⅵ)离子均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此外,GDC在海水中静态吸附21天,可达到19.7mg/g的吸附量。此外,在静态及动态实验中,GDC均能从混合了油污的铀溶液中吸附铀,具有较好的抗油污性能。采用FTIR、XPS和DFT对GDC吸附U(Ⅵ)离子的机理进行进一步探讨,表明吸附过程与GDC中的含氧和含氮官能团有关。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工作:生物体内二氧化硫(SO_2)衍生物和活性氧(ROS)分析检测是疾病诊断和生命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指标。发展有效的技术手段检测体内相关化合物含量的动态变化,实现在细胞内的精准快速检测,不仅可以阐明其生理功能和病理机制而且对其引起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荧光分析与成像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限低以及可用于生物体成像的无损分析方法。利用简单、高效的手段完成
学位
目前,煤炭仍是中国一次性能源的主要来源。对于火电厂,煤炭和石油焦均可作为燃料用于电力生产。煤质的复杂多样、石油焦的高污染特性,直接影响着电厂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煤炭和石油焦在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技术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相关产业安全化、智能化的发展。由于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的滞后性,亟需新的技术以实现煤炭、石油焦的快速检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
学位
普鲁兰糖(pullulan),又称普鲁兰多糖、出芽短梗霉多糖,是一种由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通过发酵产生的天然水溶性多糖,安全性高。其结构特征为:由麦芽三糖重复单元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麦芽三糖重复单位以α-1,4糖苷键连接,单位之间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普鲁兰糖具有非常好的可塑性、稳定性、成膜性、阻氧性和安全性,在生物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应
学位
锌-空气电池(ZABs)因其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被称为21世纪最具开发前景的绿色能源之一。然而,用于阴极处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的贵金属纳米材料电催化剂,因成本高和耐久性低等缺点影响了 ZABs的商业应用。当前,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价格低廉、资源丰富的过渡金属负载杂原子掺杂碳纳米材料(M-N-C,M=Fe、Co、Ni、Cu等)是能够满足高效的氧电催化反应要求的候
学位
研究背景肿瘤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药物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可以克服传统化疗药物特异性缺乏、靶向性差和副作用大等缺点。其中,响应性药物递送系统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肿瘤靶向策略,通过利用体外物理刺激因子和体内内源性肿瘤微环境来实现药物在肿瘤区域的靶向释放,减少化疗相关毒副作用,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青睐。相比于正常组织,肿瘤微环境具有一些显著特征,如酸性pH微环境、肿瘤相关酶的高表达、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学位
能源是支撑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随着传统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由于电化学储能器件可解决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间断供给问题,大规模电化学储能关键新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碳泡沫具备三维多级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轻质、高导电性、强耐腐蚀性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等优点,在以钠/钾离子电池为代表的下一代电
学位
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等引起的全球性问题,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病原微生物的快速识别和检测在医学检测和治疗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微型化、构造灵活以及成本廉价等特点,在许多要求高灵敏度、操作简单、响应时间快和成本低的领域中非常具有吸引力。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由于生物科学以及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开发出了多种生物标志
锂硫电池由于其出色的理论容量(1675 mAh g-1)、高能量密度(2600 Wh kg-1)以及低廉的价格,被视为具有潜力的储能体系之一。但是,许多关键性问题,尤其是多硫化锂(LiPS)的穿梭效应,对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造成巨大的影响。对于满足实用需求的高载硫量锂硫电池而言,这种影响更加严重。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将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材料用于锂硫电池正极中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策略之一。多种具有独特催
学位
学位
由于热稳定性、环境稳定性差等本征特性的限制,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太阳能电池虽然获得了令人惊喜的光电性能,但其较差的湿热稳定性阻碍了商业化的实际应用。纯无机钙钛矿材料应运而生,研究者以无机阳离子铯(Cs)取代甲胺等有机基团,获得了更强的热稳定性、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更长的电荷扩散距离和更大的理论开路电压。然而,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光伏性能优异的立方相结构常温下不稳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