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前肢运动皮层中间神经元的长程输入环路解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king_man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鼠前肢运动皮层是支配和调节前肢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其中尾侧前肢区(Caudal forelimb area,CFA)在运动执行和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FA的兴奋性锥体神经元能够控制前肢不同的肌群,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则广泛接受皮层和脑干的直接输入,维持皮层的兴奋-抑制平衡。在前肢运动皮层可以根据分子标志物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分为三类:小清蛋白阳性(Parvalbumin-positive,PV+)、生长激素抑制素阳性(Somatostatin-positive,SOM+)以及血管活性肠肽阳性(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positive,VIP+)神经元。已有研究通过解析局部连接环路发现这三类神经元有着不同的功能、形态和生理特性,但其长程输入环路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逆向跨单突触的狂犬病毒示踪策略以及荧光显微成像技术,解析了前肢运动皮层不同亚区、不同类型中间神经元的长程输入环路,并探究了帕金森病小鼠丘脑-皮层输入环路的退行性改变。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重组狂犬病毒特异性标记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模型小鼠CFA中间神经元的直接输入环路,并通过荧光成像解析了小鼠CFA运动区和感觉区中间神经元的全脑输入。结果表明这些输入神经元在皮层和丘脑的分布不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CFA运动区的上游输入神经元主要来自额叶皮层、运动皮层、感觉皮层、腹外侧丘脑以及丘脑板内核;而CFA感觉区的上游输入神经元主要来自次级感觉皮层、后外侧丘脑以及后侧高级丘脑核。进一步对比不同亚区中间神经元的丘脑输入,结果显示分别投射至CFA运动区和CFA感觉区的丘脑输入神经元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在前肢运动皮层,不同亚区的中间神经元具有不同的全脑输入模式,并且参与前肢运动环路的丘脑-皮层神经元具有不同的投射偏向性。(2)解析了小鼠前肢运动皮层PV+、SOM+、VIP+神经元的全脑输入环路。结果显示三种中间神经元的上游输入均来自相同的脑区,主要为联合额叶皮层、眶额皮层、运动皮层、感觉皮层、腹侧丘脑、高级丘脑核以及外侧苍白球。其中多数脑区(56/62)对PV+、SOM+、VIP+神经元的输入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不同类型中间神经元的全脑输入模式高度相似(r>0.9)。通过聚类和协方差分析对不同亚型中间神经元的全脑输入模式进一步划分,结果显示PV+神经元接受更多眶额皮层输入;VIP+神经元接受更多腹外侧丘脑输入;而SOM+神经元则接受更多外侧苍白球输入。说明在前肢运动皮层,不同类型的中间神经元具有相似的全脑输入模式,同时每种类型的中间神经元也会分别接受来自不同的脑区组合的直接输入。(3)构建了多巴胺耗竭且运动迟缓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并对其CFA-SOM+神经元的长程输入环路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在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CFA-SOM+神经元的皮层输入和苍白球输入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但是来自腹外侧丘脑的输入比例减少,且丘脑神经元对运动行为的响应减弱。说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耗竭会使小鼠CFA-SOM+神经元的丘脑输入环路出现退行性改变,与以往研究相比进一步揭示了PD小鼠丘脑功能紊乱对皮层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直接影响。综上所述,本文利用了狂犬病毒示踪策略以及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全面解析了小鼠前肢运动皮层不同亚区以及不同类型中间神经元的全脑长程输入环路,并且提供了帕金森病小鼠皮层SOM+神经元活动异常的解剖学依据。本研究进一步加深了目前对于复杂的运动皮层连接环路的理解,并为探究前肢运动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
其他文献
人类的手部是感知环境并与其互动的强大工具。由于疾病或意外等原因造成的手部截肢严重影响了残疾人的自主性水平,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假肢手作为手部残疾人士康复的重要工具,可以在弥补残疾人手部美观性的同时,一定程度的恢复其在运动和感知方面缺失的功能。但传统假肢手多以装饰性为主,其功能性较差。随着机械设计和电子技术的进步,主动型仿生假肢手的出现提高了假肢手在运动和反馈上的性能。然而,
学位
神经元的树突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高尔基体,称为树突高尔基前哨(dendritic Golgi outposts,简称前哨)。与胞体高尔基体相比,前哨有两种类型的层叠结构,即多膜囊前哨和单膜囊前哨;前哨是高度动态的,能在树突中双向运动。以往的研究表明,前哨运动负责树突中局部的蛋白质转运,进而参与了树突发育和可塑性。前哨运动的异常也被发现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树突缺陷密切相关。本文在综述了前哨研究进展的基础
学位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据量呈爆炸性增长,要求光纤通信网络的容量不断提高。光纤通信网络中的光电子器件朝着大带宽、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硅基光子学器件具有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兼容、可大规模制作的优点,在光纤通信领域被广泛研究。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器件能够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可以将光场限制在深度亚波长量级,增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大大减小光器件尺寸,具有实现大带宽、小尺寸以及高集成度光电器
学位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耐腐蚀、抗电磁干扰以及传感距离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健康检测、输油管道监测、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中,普遍存在着信噪比与空间分辨率之间的互相制约。受到光纤非线性效应的限制,探测光脉冲的峰值功率不能无限增加,为了在不牺牲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提升系统信噪比,脉冲编码就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手段。近年来,脉冲编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光纤传感
学位
光子传输的精确操控是实现下一代光子集成的关键,拓扑光子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手段。光子拓扑绝缘体是电子在晶格中传输的光子类比,基于拓扑自由度,构造受拓扑保护的光学与集成光子学器件,能够实现抗扰动的光子传输,解决器件中串扰和无序散射等问题。增益和损耗在光学系统中普遍存在,且易于操控。基于非厄米物理的概念,将拓扑光子结构的调控自由度扩展到复数域,为揭示新的拓扑模式和拓扑相提供了途径。拓扑传输一般是基于
学位
静息态脑功能连接(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研究能够在不进行刺激的条件下分析脑网络的功能连接模式,被广泛尝试用于理解情感、记忆,及精神疾病的脑机制。由于磁共振成像等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研究主要基于神经活动相关的血液动力学信号,其神经结构基础与生理机制,以及神经—血管耦合(Neurovascular coupling,NVC)对静息态脑功能连接
学位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LM)作为一种快速发展并日渐成熟的增材制造技术,可有效解决GH4169合金复杂精密构件的传统加工难题。然而,SLM成形过程中极高的冷却速率抑制了强化相的析出,导致成形态力学性能远低于锻件。同时,不同的服役工况对构件的拉伸、疲劳和冲击等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亟需建立针对性的调控方法。但迄今为止,有关SLM成形GH4169合金组织演变机理和力学性能调控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无
学位
近些年来,以艾利波束、贝塞尔波束和涡旋波束为代表的结构化波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涡旋波束具有螺旋相位波前结构,携带的轨道角动量能够提供一个新的空间自由度,用于编码信息,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太赫兹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持续发展的前沿学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太赫兹波具有的许多独特性质,在安全检查、物质鉴别和超高速无线通信等领域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结合了太赫兹波和涡旋波束的
学位
作为电磁波谱中尚未被完全开发的频谱资源,太赫兹波以其“大带宽”、“指纹谱”、“低能量”等特点,近年来在通信、物质检测、安检等领域备受关注。其中,谐振腔能够实现频率的选择性吸收以及太赫兹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增强,在太赫兹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结构角度而言,环形谐振腔具有极高的品质因子(Quality Factor,Q)、较小的模式体积以及器件集成的潜力,已经极大地推动了光学高灵敏度传
学位
光泵亚稳态稀有气体激光器(Optically pumped metastable rare gas laser,OPRGL)因其有望成为高光束质量的高能激光器,受到了国内外多所科研机构的关注。目前对OPRGL的实验研究尚处在低泵浦、小体积阶段,最高水平为基于平行平板高重复率脉冲直流放电实现的半导体激光泵浦亚稳态氩气(Ar*)激光器。它的发展受制于难以获得大体积高亚稳态粒子数密度的增益区,以及尚未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