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责任血管病变及侧枝循环建立情况,探讨血管狭窄程度及侧枝循环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住院的194例(男性141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62.56±12.21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符合经头颅MRI-DWI检查证实或头CT明确有责任病灶的,同时具备CT血管成像(CTA)及CT灌注成像(CTP)检查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既往病史、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病及出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变化,出院及3个月电话随访mRS评分。根据梗死病灶直径,分为直径>15mm组78例,直径≤15mm组116例;根据血流灌注情况(前循环133例),分为有灌注减低组83例,无灌注减低组50例。分析血流灌注、梗死病灶大小与病情严重程度NIHSS评分及预后mRS评分的关系。
所有194例患者梗死病灶区检出相应责任血管者144例,进一步按血管狭窄程度不同,分为轻-中度狭窄组72例,其中侧枝循环建立43例,无侧枝循环29例;重度狭窄-闭塞组72例,其中侧枝循环建立42例,无侧枝循环30例。分析不同组别侧枝循环建立与梗死病灶大小、血流灌注、相应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NIHSS评分及预后mRS评分的关系。
结果:
1.所有194例患者,梗死病灶直径>15mm与梗死病灶直径≤15mm者相比,发病时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出院及3个月随访mRS评分,p值均小于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梗死病灶直径>15mm者发病时病情重,住院期间经治疗后,虽病情恢复程度高于梗死病灶直径≤151mm者,但出院时病情仍重,且出院及3个月随访生活能力均差于梗死病灶直径≤15mm者。
2.前循环(133例患者)血流灌注减低与无血流灌注减低者相比,发病时NIHSS评分、出院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变化,p值均小于0.01,出院及随访mRS评分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流灌注减低者,发病时病情重,住院期间经治疗后,虽病情恢复程度高于无血流灌注减低组,但出院时病情仍重,且出院及3个月随访生活能力均差于无血流灌注减低组。
3.责任血管轻-中度狭窄组,侧枝循环建立与无侧枝循环建立者比较,出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14。而梗死病灶直径大小、是否出现血流灌注减低、发病时NIHSS评分、出院及3个月随访mRS评分,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侧枝循环建立者住院期间病情改善程度高于无侧枝循环建立者,且出院时病情轻于无侧枝循环建立者,而侧枝循环建立者其梗死病灶区血流灌注、梗死病灶大小、发病时病情严重程度、出院及3个月随访生活能力与无侧枝循环建立者无差异。
4.责任血管重度狭窄-闭塞组,侧枝循环建立与无侧枝循环建立者比较,发病时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3个月随访mRS评分及梗死病灶大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9、<0.01、0.001、0.034、0.018。出院时mRS评分以及是否出现血流灌注减低,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侧枝循环建立者发病及出院时病情轻、梗死病灶直径小于无侧枝循环建立者,且有侧枝循环建立者住院期间病情改善程度高、3个月随访生活能力强于无侧枝循环建立者。而侧枝循环建立者其梗死病灶区血流灌注及出院时生活能力与无侧枝循环建立者并无差异。
结论: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病灶直径大、血流灌注减低,其发病及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出院及3个月随访生活能力差。
2.梗死病灶相应责任血管狭窄程度重(血管重度狭窄-闭塞),有侧枝循环建立者其梗死病灶直径小、发病及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住院期间病情改善程度高、3个月随访生活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