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少分蘖突变体6635的遗传鉴定及黄化突变体505ys的基因克隆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水稻少分蘖突变体6635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作物株型和产量密切相关,分蘖作为禾本科植物特有的分枝方式,是株型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分蘖数的多少决定植株有效穗数的多少,从而影响其单位面积产量。因此分蘖数目对于选育作物理想型群体、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水稻分蘖是单子叶植物分枝的模式系统,对其相关基因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揭示水稻分蘖生长的分子机制,同时还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试验利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水稻粳稻品种中花11,获得了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少分蘖突变体6635,该突变体的分蘖数明显少于野生型,一般只有3到4个分蘖。遗传分析表明6635的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以6635/冈46B的F2代为定位群体,利用SSR和In/Del标记将突变基因定位在水稻第4染色体两个In/Del标记H4和H5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53cM和1.21cM,物理距离为5198kb。  2.水稻黄化突变体505ys的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叶色突变是一种比较常见且容易识别的突变,叶色突变导致植株体内光合色素代谢异常,从而影响其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叶色突变体是研究光合作用、叶绿素合成和降解以及叶绿体发育等的实验材料,还可作为标记应用于杂交育种中。萜类化合物是由异戊二烯为基本结构单元构成的化合物,它是所有原核和真核生物有机体中最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作为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之一,MEP途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水稻MEP途径关键酶的相关基因,有助于更好地阐述其分子作用机制。实验室通过EMS诱变日本晴获得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黄化突变体505ys,本试验在前期基因定位的基础上对该突变体进行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突变体505ys的表型特征及其农艺性状:该突变体整个生育期均表现出黄化表型,测定其主要农艺性状显示,与野生型相比,其株高、每株有效穗数和每穗着粒数均有所下降,其千粒重和结实率显著下降,分别下降6.5%和9.8%。  (2)突变体505ys的光合色素测定:分别在苗期和抽穗期测定其光合色素含量,结果显示,突变体色素含量两个时期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其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1.78和1.36mg/g,分别比野生型下降29.92%和41.63%。  (3)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生长4周左右的突变体505ys及其野生型日本晴的植株相同部位的叶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肉细胞的形状有较大的差异,叶绿体内没有明显基粒片层垛叠、类囊体膜结构紊乱以及出现很多空泡。  (4)候选基因分析与克隆:前期工作将505ys定位在第2染色体长臂约182kb的区间内,通过候选基因的遴选,发现其中一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了MEP途径,测序显示该基因的DNA序列629位(对应cDNA序列508位)碱基由C突变为T,氨基酸由亮氨酸(L)突变为苯丙氨酸(F),推测该突变可能是引起突变体505ys黄化的原因,暂命名为505YS。  (5)功能基因互补实验: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pC2300-actin-505YS,通过农杆菌介导将野生型基因505YS转入突变体中,转基因植株表型和光合色素含量均恢复正常;同时,将空载体pCAMBIA2300-actin转入突变体中作为对照,转基因植株表型和光合色素含量均与突变体相同。说明黄化表型是由505YS基因突变导致的。  (6)组织表达分析:RT-PCR分析在苗期和孕穗期各个组织器官中的505YS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根、茎、叶、幼穗以及叶鞘中均有表达,且在叶中的表达量略高于其他器官。  (7)亚细胞定位:将目的基因连接在pC2300-35S-eGFP表达载体上,通过PEG介导转入水稻原生质体中,利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定位在叶绿体上。
其他文献
通过大田试验和温室试验相结合,对黄淮麦区主栽的16个品种进行不同程度春化处理,研究其春化特性。同时,选择3个不同春化特性的品种进行播期试验,观察其幼穗发育进程,并对群体生育动态和光合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品种对春化时长的反应存在类型上的差异,不同基因型经春化处理后抽穗期及出苗至二棱期时间均缩短,且春化处理时间越长抽穗期及出苗至二棱期时间越短。低温春化对春性品种影响较小,此
Aim: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nine synthetic clausenamide with different stereo structures on liver glutathione (GSH) biosynthesis an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 tissue-specific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 idoxifene, on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Methods: Hepatic fibrosis wa
本研究从经EMS诱变并已多代自交的玉米诱变群体中选取6个材料(包括1个对照),系统测定了各个材料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和Lys含量,还测定了POD与SOD这2个酶的活性;基于Lys含量的差异,还选取了2对SSR引物对材料进行了分子标记分析;最后,以3个广泛应用的测验种分析了5个突变体与CK的配合力差异。研究持续时间从2002年5月到2005年4月,室内部分主要在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命
Aim: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c-fos, c-jun and type Ⅳ collagen (CoⅣ) i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GMC) ar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方法、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技术对19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且从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2对特异引物,构建了5个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的指纹图谱。主要结果如下: 1.甘蓝型黄籽油菜同工酶分析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19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系)进行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的检测分析,共检测到5个基因位点,15个等位
Aim: Intracellular Ca2+ plays pivotal roles in diverse cellular functions, including gene transcription that underlies cardiac remodeling during stress response
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O.E schulz,2n=24)为十字花科芸薹族诸葛菜属植物,是一个含特高亚油酸(53.17%)、油酸(20.32%)、棕榈酸(14.31%)、低亚麻酸(4.76%)和低芥酸(0.94%)的天然野生种质,是一种优良的油料、蔬菜和饲料作物新种源。现已获得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AACC,2n=38)和诸葛菜属间有
Aim: COX-2(cyclooxygenase-2) has sparked a surge in pharmaceutical interest since its discove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Several COX-2 selective inhibitor
大花蕙兰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花卉,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但因其传统栽培的周期长,常规分株繁殖率低等因素,很难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本试验通过探索大花蕙兰组织培养来加快其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