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及其复合电极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城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et83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光电催化(PEC)分解水的领域中,二氧化钛(Ti O2)作为一种n型半导体,因其成本低、无毒、稳定性好且具有能够分解水的导价带位置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较宽的带隙、缓慢的电荷分离和迁移效率严重限制了Ti O2在PEC水分解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具有可见光响应且具备较高的光生载流子分离、利用效率的TiO2基光电极材料是当前TiO2在光电催化研究中的关键。目前,利用半导体复合改性不仅能够在应用中扩大TiO2的光响应范围,还可以提高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效率。因此,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金红石相TiO2纳米棒阵列薄膜,利用半导体复合构筑了TiO2/Cu2O核壳结构和锐钛矿/金红石TiO2(r-TiO2/a-TiO2)三维结构异/同质结,并采用非贵金属Al和氧空位进一步修饰复合材料,提升了TiO2基复合电极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等性能。结果表明,非贵金属Al修饰的TiO2/Cu2O核壳结构复合电极光电流密度达到了4.52 mA?cm-2(1.23 V vs.RHE),是单纯Ti O2的5.95倍。通过光电化学表征手段得知,Al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窄禁带半导体Cu2O极大地改善了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且TiO2/Cu2O p-n异质结构成的内建电场加速了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同时,由于Al和表面自然形成的致密的Al2O3层可以保护内部的Cu2O不被腐蚀,使电极在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表现出明显的改善。其次,采用水热法在金红石TiO2上制备了的海胆状锐钛矿TiO2,且用酸处理引入了丰富的氧空位。该复合电极的光电流密度为1.14 mA·cm-2(1.23 V vs.RHE),是单一r-TiO2电流的1.6倍。通过对比实验表明,在应用中性能的提升归因于同质结的晶格高度匹配,有效地降低了内部缺陷浓度,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且形成的梯度能级可以促进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而氧空位的引入提供了大量电子,在应用中极大地提升了电极的导电性。同时,氧空位还能够提供大量的反应位点,提升了电极的光电性能。
其他文献
重金属污染是水环境污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问题,需要严格做好重金属水质检测,以便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使水环境压力得以降低。目前环境水质分析中重金属水质检测的整体效果
研究背景: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主要神经性疾病之一,其中以脑卒中最具代表性,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等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药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由于rt-PA的治疗时间窗(<4.5h)狭窄及在超出治疗时间窗后给予rt-PA溶栓治疗易导致颅内出血,所以对于严重的中风患者及高龄患者,只有3~5%的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及单环β内酰胺类)的过度使用导致大量耐药细菌的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
视觉感觉记忆(iconic memory)包含视觉暂留(visible persistence)和信息暂留(informational persistence)。前者强调的是视觉刺激消失后还有一段时间可以被主观看到,后者则强调在视觉刺激消失并且主观无法看见之后仍有一段时间,刺激相关信息能够被保留和提取。过往视觉感觉记忆的研究中,视觉刺激大多是平面的,不包含深度线索,那么在只存在双眼深度线索的条件下
酚类高分子的生物合成在染料合成、化妆品制造、医药行业、塑料工业生产等方面有重大的意义。黄漆酶催化有机物的合成具有很多的优点:底物范围广、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
目的:研究跟骨定量超声法(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与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分析跟骨QUS对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诊断
目的:研究单侧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MD)患者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频率振幅参数的特异性以及在梅尼埃病诊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我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确诊的单侧梅尼埃病患者34例(34患耳、34对耳)、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现代工业提出更加智能化和适应性的要求,机器人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部分。而视觉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具有更为强大的感知能力
鱼子菜属(Lemanea)植物系淡水红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具有食用、药用等价值。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采得的一种淡水产鱼子菜为研究材料,通过观察形态结构特征
致癌转录因子的过度激活与肿瘤无限增殖、侵袭转移、耐药等恶性特征密切相关,靶向致癌转录因子为主要策略的肿瘤治疗日益受到关注。伏隔核1(NAC1)是一个新发现的促癌转录因子,其与肿瘤恶性进展和治疗抵抗密切相关。但目前尚无靶向该蛋白的抑制剂报道。本课题研究发现NAC1蛋白同源二聚体结构对其稳定存在至关重要,突变重要结合位点(Leu90)可破坏蛋白二聚体的形成。在上述基础上,本课题组进一步基于NAC1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