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羊易地热田泉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o126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位于尼木—那曲高温水热带,当雄-羊八井-多庆错活动构造带中段。区内水热活动发育,自北向南大致可划分为五个水热显示区,北部的恰拉改沟口区与南部的卜杰母沟口区沉积有大片泉华台地。本次工作通过开展羊易地热田的野外调研和泉华取样工作,收集地热流体和岩浆岩的地球化学数据,系统地研究了泉华的年龄、矿物组成和组构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揭示泉华的物质来源,建立水热活动时空格局,探讨研究区水热活动的成因机制,为西藏高原其他相似地热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认识如下:研究区地热水化学类型以Na-HCO3·Cl型为主,微量元素Li、F、B、SiO2等含量较高,指示存在深源物质的混入。综合地热地球化学温标计算结果、硅焓图解、多组分平衡模拟结果以及收集到的地热井钻探资料,对研究区热储温度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存在中温和高温热储,温度范围分别为163~172℃和192~200℃。通过Cl-焓图解得到羊易地热田母地热流体焓值为1020J/g,对应的温度为242℃。卜杰母沟口区热泉水的升流冷却过程比较复杂,与浅部围岩发生了反应,且没有达到再平衡就出露地表。通过手标本、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对研究区泉华的矿物学和组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研究区钙华的主要组分为方解石或文石,硅华的主要成分为A-蛋白石或CT-蛋白石。硅华和钙华中微生物纤维的直径的差异表明两者分别沉淀自中高温和低温流体。通过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图和稀土元素岩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图,将研究区硅华、钙华、典型火山岩、基底花岗岩以及林子宗帕那组火山岩进行对比。发现研究区泉华与同区火山岩具有同源的特征,产自于大陆碰撞及地壳加厚的构造环境,为地壳熔融和岩浆分异的结果,是热流体淋滤并继承了热储层围岩的微量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后升流至地表沉淀而成的。此外,在热水沉积作用和表生作用下,导致了泉华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带入(Cs,Sr)带出(K),又由于两区热流体升流冷却过程的不同,卜杰母沟口区热水与浅层围岩发生水岩反应,形成钙华的强烈Eu正异常。将泉华测年数据与其野外分布特征相结合,对研究区水热活动在时间尺度上的规模和阶段进行了阐述,发现水热活动有逐渐向南部发展的趋势,而水热活动的阶段性反映了中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和新构造运动的控制作用。将地热流体升流冷却过程与泉华地球化学特征相结合,对研究区水热活动在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和活动强度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终,综合研究区热源、热储层、盖层和热通道特征,提出了研究区地热系统的概念模型,并对地热系统中水热活动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工农兵作者写作是个复杂现象,它不仅有着独特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完整的发展体系,还产生了不少写作者,生产了无数文学产品,形成了文艺界的独特景观。尤其是在1949-1966年间,工农兵作者写作现象形成了一个自在的发展形态,它有着相对明晰的作者培养模式、系统的作品生产结构和广阔的发展网络,在整个过程中,国家政治与工农兵群体所生活的民间场域以及作为文学生产者的作者之间,形成了比较特殊的关系。从充分代表无产阶级
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早期和晚期构造热事件十分发育,形成广泛分布的深成侵入岩(主要是花岗质岩石)和表壳岩系,称之为鲁西花岗一绿岩带。根据近年来的研究,鲁西太古宙基底空间上显示出明显的分带性,从东北到西南被依次划分为A、B、C三个带。A带主要为新太古代晚期(2.525~2.480Ga)未变形的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B带主要出露2.75~2.60 Ga的TTG片麻岩,也有变质表壳岩和新太古代晚期花岗质岩石
尽管全球生态演变及其表现形式因地而异,但干旱、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现象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蒙古国41.3%的土地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很多土地退化严重,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这与其长期赖以生存的畜牧业关系密切,游牧业整体处于高度危险之中。大约草地总面积的70%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其中10.3%的土地已出现退化或荒漠化。由于牲畜数量急剧增长,草地植物种类变化和水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通信终端的日益普及,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数据收集是获取大数据的重要手段。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数据收集者(服务提供商)可以挖掘用户的群体和个人特征,进而提供更优质的用户体验和制定更适宜的发展战略。然而,用户的数据中往往包含大量的个人敏感信息,直接收集这些数据可能导致严重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隐私保护的数据收集技术为解决数据收集带来的个人隐私泄
泛在的高精度位置信息是智慧社会建设的核心基础。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室内定位技术在广域无缝覆盖上具有天然优势,多入多出天线等技术使得5G网络能够在下行信号到达时间差之外测量上行信号的到达角度和信号飞行时间等多种高精度异构定位观测信息,在终端定位过程中融合它们能够增加信息冗余量,增强定位系统可靠性,是当下定位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5G网络超密集组网等特点也为观测信息融合高精度定位带来了挑战。本文主要
完达山杂岩带(即那丹哈达地体)位于中国黑龙江东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锡霍特-阿林增生造山带相连,它们共同构成环太平洋中生代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达山西侧以跃进山断裂与佳木斯地块相连,由于佳木斯地块西缘与归属于中亚造山带构造体系的松辽地块接壤,因此该区域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的过渡部位,因而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完达山杂岩带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更清晰的认识该杂岩带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活动日益活跃,形成了独特的业务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融资难困局,但其生成的系统性风险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威胁也越来越大。金融稳定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而维护金融稳定的关键在于有效遏制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到我国特有的影子银行活动及其引发的金融稳定等问题上,从厘清我国影子银行业务运行模式和特征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并从时空维度剖析系统性风
随着5G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融合网络能力与跨平台特性的移动Web应用促进了大量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出现,包括移动办公、移动生活和移动社交等应用。可以预见,随着移动Web浏览器调用终端设备本地计算能力和效率地不断完善与提升,移动Web服务必将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形式。然而,受限于移动Web低效的JavaScript计算环境和即时加载的服务提供机制,在移动Web上实现计
毫米波指的是波长为1~10mm的电磁波,其对应的频率为30~300GHz。由于毫米波频段提供了丰富的无授权带宽,使其成为目前最具有潜力的无线通信技术。毫米波技术在5G网络和IEEE 802.11ad/ay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巩固了这一认知。然而,与传统网络相比,60GHz毫米波网络的信号衰减快、易被阻挡、覆盖距离短等缺点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所幸的是,毫米波的波长远小于传统的低频波段,其相对较小的天线
本论文围绕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的物理层关键技术之一—大规模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信道建模与信道估计技术展开研究。通过在基站侧部署大规模天线阵列,大规模MIMO技术的高频谱效率和高能量效率优势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普遍认可。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质量直接受到无线传播环境的影响,因此,对无线信道的研究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