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内皮祖细胞动员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iankong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内皮祖细胞(EPCs)是一种能直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它参与了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组织缺血后,缺血组织释放缺血相关因子,刺激骨髓中EPCs动员,最终归巢至缺血组织,参与缺血组织的修复和血运重建。已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节循环中EPCs水平的作用,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的凋亡、存活、增殖以及细胞骨架的变化等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已证明他汀类药物具有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否与他汀对EPCs功能影响有关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EPCs动员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阐明他汀促进EPCs动员的分子机制,我们观察了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VEGF与AKT水平的影响,并且通过建立骨髓来源的EPCs培养模型,观察辛伐他汀在体外对EPCs的AKT、eNOS表达和VEGF释放的作用,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阻断剂对辛伐他汀的这一作用的影响。第一部分: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梗后EPCs动员的影响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当天将大鼠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kg,每日灌胃一次,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在术后0,1,3,5,7,11,15,20天尾静脉采血,检测静脉血中EPCs的水平。本研究中,我们定义外周血中EPCs为:表达两种大鼠干细胞表面标记即CD34和CD133的细胞群,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及CD133+的EPCs比例。结果显示:1、术前辛伐他汀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外周血中CD34+及CD133+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CD34+:1.16±0.34‰vs 1.14±0.40‰,P>0.05;CD133+:0.41±0.14‰vs 0.37±0.08‰,P>0.05)。2、在空白对照组,心梗术后第一天大鼠外周血中EPCs数量就较术前明显增加(CD 34+:5.12±3.17‰vs 1.16±0.34‰,P<0.05;CD133+:1.32±0.27‰vs 0.41±0.14‰,P<0.05);术后第七天EPcs动员达到高峰(CD34+:3.51±2.70‰,CD133+:1.4±0.99‰);此后EPCs数量逐渐下降,但术后20天时CD34+及CD133+细胞数量仍明显高于术前(CD34+:1.75±0.55‰vs 1.16±0.34‰,P<0.05;CD133+:1.23±0.95‰vs 0.41±0.14‰,P<0.05);提示心肌梗死本身即可诱可骨髓EPCs动员。3、辛伐他汀干预后外周血中CD34+及CD133+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于术后第三天开始治疗组大鼠外周血中CD34+及CD133+细胞数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CD34+:4.43±1.28‰vs 2.52±1.81‰,P<0.05;CD133+:1.49±0.65‰vs 0.84±0.54‰,P<0.05):至观察结束(心梗术后20天)时,治疗组大鼠外周血中CD34+及CD133+细胞数量仍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辛伐他汀能够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后EPCs动员。第二部分:辛伐他汀促进EPCs动员的机制探讨既往研究显示VEGF是促进骨髓EPCs动员的重要因素,而最近研究证实NO在骨髓EPcs动员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骨髓eNOS激活后,NO释放增多,促进骨髓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增加,活性增强,后者可通过水解骨髓基质细胞表面的膜型kit配体,使其转化为可溶性的kit配体,解除基质细胞对EPCs的束缚作用,从而促进骨髓EPCs的动员。为了进一步阐明辛伐他汀促进骨髓EPCs动员是否由上述机制介导,我们分别进行了动物心肌梗死模型的在体研究和骨髓EPCs体外培养研究。在体实验中,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心梗模型。术后当天将大鼠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每日灌胃一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在术后0,1,3,5,7,11,15,20天尾静脉采血,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浆VEGF及AKT的水平。在细胞培养实验中,我们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利用内皮细胞生长条件培养基进行培养,流式细胞仪鉴定EPCs表型。收集培养的第2-4代EPCs分成两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辛伐他汀,使其终浓度依次为0、0.001、0.01、0.1、1μmol/L;辛伐他汀加LY294002干预组:以PI-3K/AKT通路阻断剂LY294 002和EPCs孵育1小时后再加入不同量的辛伐他汀。24小时后收集细胞,利用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VEGF浓度以及细胞裂解产物中AKT和eNOS的水平,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PCs的e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动物实验部分,在空白对照组,心梗术后大鼠外周血中VEGF水平逐渐增高,术后第七天达到高峰(81.0±7.35pg/mL Vs 57.6±4.23 pg/mL,P<0.05),此后VEGF水平逐渐下降,但术后20天时仍明显高于术前(64.3±7.34 pg/mL vs 57.6±4.23pg/mL,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辛伐他汀治疗组外周血中VEGF水平明显增加,于术后第三天开始治疗组大鼠外周血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6.31 pg/mL vs 56.5±3.78 pg/mL,P<0.05),至观察结束,治疗组大鼠外周血中VEGF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空白对照组,心梗术后大鼠外周血中AKT水平逐渐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辛伐他汀治疗后大鼠外周血中AKT水平逐渐增高,于术后第三天开始治疗组大鼠外周血中AK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31.5±12.16 pg/mL vs 399.5±10.98 pg/mL,P<0.05),至观察结束,治疗组大鼠外周血中AKT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549.3±27.4 pg/mL vs 441.3±11.57 pg/mL,P<0.05)。2、细胞培养部分,辛伐他汀干预后明显增加EPCs的VEGF释放水平,促进EPCs的AKT及eNOS表达,且这一效应随辛伐他汀浓度增加而增强;PI-3K/AKT通路阻断剂LY294002能够阻断辛伐他汀对EPCs的VEGF释放、AKT及eNOS表达的上调作用;提示辛伐他汀通过活化PI3-K/AKT通路促进EPCs eNOS的表达,并增加VEGF的释放。结论:1、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可以诱导骨髓EPCs动员;辛伐他汀能够促进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EPCs的动员,且这一作用可能与辛伐他汀上调心梗后VEGF、AKT水平有关。2、在体外,辛伐他汀能够通过活化PI3-K/AKT通路促进EPCs eNOS的表达,增加VEGF的释放,这一机制可能解释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EPCs动员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预防移植后HBV再感染目前由于抗病毒预防的改善,HBV移植患者表现出了良好的存活特征。如果没有预防性治疗,HBV将在移植后的肝脏中大量复制,再感染经常与血浆中病毒滴度高和HBeAg
背景:缺血损伤是围术期尤其是危急重症病理进程中原发或继发的重要病理生理现象,及时有效地恢复其组织灌注和氧合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基础措施;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脏器再灌注后导
人民币理财产品遭抢购,外汇理财挂钩奥运金,招商“现金牛”募集近35亿元,最短期外汇理财产品亮相,龙票投资首批利息入账
长期认为在慢性肝病患者中异常的止血机制与所观察到这些患者原因明确的出血有关。然而,出血和止血周围血指数之间相对较低的相关性与最近文献中发现凝血酶的产生以及血小板黏
背景: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OSA)和房颤之间存在重要联系,心房自主神经节(GP)可能是其中的重要中间环节。目的:验证间断低氧可导致心房自主神经节(GP)过度激活并
HBV可引起急性和慢性坏死性炎性肝疾病及肝细胞癌。在肝细胞中无细胞病变的HBV复制及大多数与感染相关的肝损伤反映出免疫应答水平。先天性的免疫应答不能对肝病致病机理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