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黄叶致死突变体ylm、株型突变体(矮杆dell、矮杆多蘖del2、匍匐crp)、大粒突变体lgm和抽穗期突变体lslh等4类6个突变体为材料,分别对其光合与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与野生型相比,黄叶致死突变体ylm最明显的表现是叶片黄化,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绿素a (Chla)、叶绿素b (Chlb)、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低于野生型,光合色素缺乏,叶绿素a比b值(Chl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黄叶致死突变体ylm、株型突变体(矮杆dell、矮杆多蘖del2、匍匐crp)、大粒突变体lgm和抽穗期突变体lslh等4类6个突变体为材料,分别对其光合与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与野生型相比,黄叶致死突变体ylm最明显的表现是叶片黄化,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绿素a (Chla)、叶绿素b (Chlb)、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低于野生型,光合色素缺乏,叶绿素a比b值(Chla/b)较高;ylm的最大光合效率(Fv/Fm)为0.33-0.57之间,低于野生型,电子传递速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旱作农业比重很大的国家。不论从土地面积还是粮食产量来看,旱作农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挖掘旱作区粮食的增产潜力,将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机械耕作由单一的改造自然演变到利用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革命性变化,是农业增产和发展方式的重要变革,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约有10亿亩的旱作面积适宜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是实现旱农地区农业可
小麦是山西省主要的粮食作物。本文对山西优质小麦育种和目前的生产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国审优质小麦晋太170的选育、繁育和推广体系,为山西优质小麦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山西是推广种植优质小麦的合适区域。山西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营养品质好、加工品质佳的小麦品种的生态优势。山西生产的小麦较相邻的黄淮区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都高,所以选育适合山西种植的优质小麦很有必要,在
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是制粉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它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灾多难的,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来自害虫的危害。曾有数据显示,每年因为虫害而造成的农产品损失全世界估计在14%左右。在中国,小麦吸浆虫危害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中一个重要灾害问题。麦红吸浆虫的发生除了与小麦品种、气候环境变化、监测预警技术滞后等因素有关外,大面积种植感虫品种而造成吸浆虫盛发才是其大面积发生的根本原因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处理:育苗移栽覆膜、育苗移栽、覆膜和直播,在晋中地区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糯玉米万粘三号生长发育动态、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育苗移栽和覆膜两项技术均对糯玉米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的作用,可提高糯玉米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育苗移栽覆膜处理发挥了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的优势,经济效益最高。除直播处理外其它三种处理都可实现糯玉米一年两熟。
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设三因素,分别为刈割次数、品种和密度。刈割次数为A1(高粱一生中刈割1次)、A2(高粱一生中刈割两次),密度为B1(10万株/hm2)、B2(14万株/hm2),品种为C1(21A×甜)、C2(623Ax甜)、C3(705A×甜)和C4(甜高粱)。结果表明:10万株/hm2的可见叶、展开叶生长速度比14万株/hm2的快,14万株/hm2的分蘖数产生比10万株/hm2的多。杂交甜
安徽省自然条件优越,种植技术水平较高,大面积的沙质壤土,南北气候及海拔高度差异为马铃薯大面积种植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但是安徽省马铃薯生产却而临着种薯混杂退化、品种结构不合理、专用品种缺乏、更新换代时间长、标准化栽培普及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本试验将从比利时引进的4个品种及从中国农科院引进的6个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费乌瑞它进行对照栽培,依据各品种产量、商品薯率、生育期及抗病性等指
为了明确RNA干扰苯达松解毒酶基因CYP81A6以及外源基因EPSPS的转入对转基因水稻的自身功能基因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超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亲本水稻S2、苯达松敏感型转基因水稻S11和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S6的mRNA进行深度测序,并将获得的序列信息通过水稻基因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注释和功能基因比较,结果表明:1.两种转基因水稻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3种水稻mapping到水稻的总基因数为34,
本研究采用PCR和Genome Walking技术从茶树嫩叶中克隆到茶树硒营养代谢关键酶ATP硫化酶(ATP:sulfate adenylyltransferase, EC2.7.7.4)和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elenocysteine methyltransferase,简称SMT)基因的DNA序列及部分上游启动子序列,并分别对其DNA和启动子序列进行结构分析,这些研究为深入了解茶树硒营养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形成了一套响应胁迫的机制。在这些过程中有一类转录调节因子AP2/ERF (Apetala2/enthylene response factor)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证明,植物在受到病毒侵染时引起防御反应而产生抗性的信号转导途径中,AP2/ERF转录因子起着调控作用。针对烟草花叶病毒抗性基因N与TMV相互作用诱导HR的信号路径
铅(Pb)是一种分布较广泛、毒性较强的重金属元素,对玉米等植物的危害性极大。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重金属物质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工农业的各个方面,重金属污染问题因此变得越来越严重,人们对重金属污染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为降低土壤、水体和大气的重金属污染,减少重金属在粮食作物中的富集和累积,减小人畜膳食风险和保障食品安全,探讨植物体响应重金属胁迫的机制,降低重金属对植物根系的危害,减小植物因重金